野菱根,中药名。为菱科植物野菱TrapaincisaSieb.etZucc.var.quadricaudataGluck.和细果野菱TrapamaximowicziiKorsh.的根。野菱分布于长江流域;细果野菱分布于东北至长江流域。具有利水通淋之功效。用于小便淋痛。
野塘蒿,中药名。为菊科植物香丝草Conyzabonariensis(L.)Cronq.的全草。分布于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痛,止血之功效。用于感冒,疟疾,风湿性关节炎,疮疡脓肿,外伤出血。
蒲儿根,中药名。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蒲儿根SencciooldhamianusMaxim.的全草。蒲儿根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及陕西、甘肃等省。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痈疖肿毒。
水苏根,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水苏Stachys baicalensis Fisch.的根茎。具有清肝息风、利咽开音、消肿止痛等功效,主治肝经热盛、上扰清窍、头昏头胀、目赤肿痛、流泪多眵、咽痛音哑、口干、痈疽疮疖、咳嗽。
芭蕉根,中药名。为芭蕉目、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根茎入药,性淡味凉,具有清热,止渴,利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天行热病,烦闷,消渴,黄疸,水肿,脚气,血淋,血崩,痈肿,疔疮,丹毒。
美人蕉根,中药名。为美人蕉科美人蕉属植物美人蕉CannaindicaL.的根或茎。植物美人蕉,全国各地普遍栽植,亦有野生于湿润草地。原产于印度。具有清热解毒,调经,利水之功效。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黄疸,痢疾,疮疡肿毒。
牛蒡根,中药名。为菊科牛蒡属植物牛蒡Arctiumlappa L.的根。牛蒡分布于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西等地。具有散风热,消毒肿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咳嗽,热毒面肿,咽喉肿痛,齿龈肿痛,风湿痹痛,癓瘕积块,痈疖恶疮,痔疮脱肛。
秋海棠根,中药名。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BegoniaevansianaAndr.的根。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北至河北、山东。具有化瘀,止血,清热利湿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吐血、咯血,衄血,刀伤出血,崩漏,血瘀经闭,月经不调,带下,淋浊,泻痢,胃痛,咽喉肿痛。
单头紫菀根,中药名。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AsterturbinatusS.Moore的根。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喉蛾,乳痈,小儿疳积。
仔榄树,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仔榄树Hunteriazeylanica(Retz.)Gard.ExThw.的根。分布于海南地区。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因篇幅关系,以归心经性凉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409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