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旋复花,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沙地旋复花Inula salsoloides(Turcz)Ostenf.的花及全草。具有清热,利尿,解毒的功效。治外感发热,小便不利,痈疮肿毒,黄水疮,湿疹。
沙七,中药名。为蓼科植物滇边大黄RheumdelavayiFranch.的根。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北部。具有清肺止咳,凉血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便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蜂斗菜,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蜂斗菜Petasitesjaponicus(Sieb.etZucc.)F.Schmidt的根茎及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疔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乌棒子,中药名。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尾叶远志PolygalacaudataRehd.etWils.的根。植物尾叶远志,分布于我国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具有清热利湿,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咽喉肿痛,湿热黄疸,支气管炎。
红木子,中药名。为大风子科植物山羊角树CarriereacalycinaFranch.的种子。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具有熄风,定眩之功效。常用于头晕,目眩。
落霜红,中药名。为冬青科植物硬毛冬青llexserrataThunb.的叶。分布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烫伤,牙疳,疮疡溃烂,外伤出血。
红直獐牙菜,中药名。为龙胆科植物红直獐牙菜SwertiaerythrostictaMaxim.的全草。分布于山西、河北、青海、甘肃、四川、湖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杀虫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风热咳嗽、黄疸、梅毒、疮肿、疥癣等。
滇绣球,中药名。为虎耳草科植物云南绣球HydrangeayunnanensisRehd.的根。分布于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健胃之功效。常用于乳腺炎,癣疮,消化不良,疟疾。
疣果冷水花,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疣果冷水花PileaverrucosaHand.-Mazz.的全草。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疮疖痈肿,水肿。
小石韦,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相似石韦Pyrrosiaassimilis(Bak.)Ching的全草或根。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具有解痉,止血,利尿之功效。常用于小儿惊风,外伤出血,肾虚浮肿。
因篇幅关系,以归心经性凉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409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