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紫堇,中药名。为罂粟科植物黄紫堇Corydalis ochotensis Turcz.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疮毒肿痛,痢疾,肺结核咯血。
黄金凤,中药名。为凤仙花科植物黄金凤ImpatienssiculiferHook.f.的全草。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风湿骨痛,风湿麻木,跌打损伤,烧、烫伤。
紫鸭跖草,中药名。为鸭跖草科植物紫露草TradescantiavirginianaL.的全草。我国庭园和温室有栽培。原产北美。具有解毒,散结,利尿,活血之功效。常用于痈疮肿毒,瘰疬结核,毒蛇咬伤,淋证,跌打损伤。
紫玉簪根,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紫萼Hostaventricosa(Salisb.)Stearn的根。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河北。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血,下骨鲠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疡,跌打损伤,胃痛,牙痛,吐血,崩漏,骨鲠。
罗裙带,中药名。为石蒜科植物文殊兰CrinumasiaticumL.var.sinicum(Roxb.ExHerb.)Baker[C.sinicumRoxb.exHerb.]的叶。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热疮肿毒,淋巴结炎,咽喉炎,头痛,痹痛麻木,跌打瘀肿,骨折,毒蛇咬伤。
棕榈根,中药名。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Hook.)H.Wendl.的根。长江以南各地多有分布。具有收敛止血,涩肠止痢,除湿,消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吐血,便血,崩漏,带下,痢疾,淋浊,水肿,关节疼痛,瘰疬,流注,跌打肿痛。
王母钗,中药名。为莎草科莎草属植物异型莎草CyperusdifformisL.的带根全草。植物异型莎草,分布于我国东北各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等地,苏联、日本、朝鲜、印度,喜马拉雅山区、非洲、中美也有分布。具有利尿通淋,行气活血之功效。主治热淋,小便不利,跌打损伤。
鸭脚蓼,中药名。为蓼科植物鸭脚蓼PolygonumpseudopalmatumHoo的全草。分布于湖南、广西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痢疾,痈疮肿毒,疥癣,外伤出血。
木芙蓉,中药名。别名:拒霜花,与木槿、扶桑是近亲,为锦葵科木槿属落叶乔灌木。其花形似牡丹,凌霜绽放,极为美观。中国是木芙蓉的故乡,除东北、西北等寒冷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有其分布,尤以湖南、四川最盛。人们多将其植于池畔、水滨,形成“木芙蓉照水”的园林景观。除用作观赏外,木芙蓉的花、叶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等功效。
野灯草,中药名。为灯心草科植物小灯心草JuncusbufoniusL.的全草。我国长江以北及四川、云南等地有分布。具有清热,通淋,利尿,止血之功效。用于热淋,小便涩痛,水肿,尿血。
因篇幅关系,以归心经性凉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409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