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钗凤尾蕨,中药名。为凤尾蕨科植物金钗凤尾蕨Pteris fauriei Heiro.[P.fauriei Hieron var.minor Hieron.]的叶。具有清热利湿,祛风定惊,敛疮止血的功效。主治痢疾,泄泻,黄疸,小儿惊风,外伤出血,烫火伤。
书带蕨,中药名。为书带蕨科植物书带蕨VittariaflexuosaFee的全草。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湖南等地。具有清热熄风,舒筋止痛,健脾消疳,止血之功效。用于小儿惊风,目翳,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小儿疳积,妇女干血痨,咯血,吐血。
长柄蕗蕨,中药名。为膜蕨科蕗蕨属植物长柄蕗蕨Mecodiumosmundoides(v.d.B.)Ching[Mecodiumpolyanthos(Sw.)Copel.]的全草。植物长柄蕗蕨,分布于我国西南及福建,广东、广西、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止血之功效。主治水火烫伤,痈疖肿毒,外伤出血。
马桑树皮,中药名。为马桑科植物马桑CoriarianepalensisWall.的树皮。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西藏。具有清热之功效。常用于白口疮。
小金挖耳,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小花金挖耳CarpesiumminusHemsl.的全草。分布于江西、湖北、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具有解毒消肿,清热凉血之功效。常用于吐血,咯血,尿血,血崩,无名肿毒,腮腺炎。
挖耳草根,中药名。为菊科天名精属植物烟管头草CarpesiumcernuumL.的根。植物烟管头草,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各省及西北陕西、甘肃等地,欧洲至朝鲜和日本也有。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痢疾,牙痛,乳蛾,子宫脱肛。
楤叶悬钩子,中药材名。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楤叶悬钩子的叶或花。拉丁植物名:RubusparviaraliifoliusHayata采收和储藏:叶,全年均可采;花5-6月采,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为:解毒消肿,燥湿止痒。主疮疖肿毒,湿疹瘙痒。
树葱,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指叶毛兰EriapanneaLindl.的全草。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散瘀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腰腿痛,跌打损伤,骨折,痈疮疖肿,烫火伤,药物中毒。
小叶山鸡尾巴草,中药名。为蹄盖蕨科植物华中介蕨Dryoathyriumokuboanum(Makino)Ching的全草。分布于东华、中南及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清热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疮疖,肿毒。
小叶蛇总管,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香茶菜Isodonamethystoides(Benth.)C.Y.wuetHsuen的全草。分布于我国南部。具有清热,散血,消肿,解蛇虫毒之功效。常用于跌打瘀积,毒蛇咬伤。
因篇幅关系,以归心经性凉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4114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