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归胃经性平的中药

萍蓬草子

萍蓬草子,中药名。为睡莲科萍蓬草属萍蓬草(Nupharpumilum(Timm.)DC.)的种子。秋季果熟时采收。生于池沼、河湖浅水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等省。味甘,性平。归脾、胃、肾经。无毒。具有健脾胃、活血调经的功效。常用于脾虚食少、月经不调等病证。


中文名称萍蓬草子
别名水粟包、水粟子、萍蓬子
性味归经甘,平。脾、胃、肾经
毒性无毒《纲目》
药材分类植物
新木橿子

新木橿子,中药名。为樟科植物金毛新木橿子Neolitseaaurata(Hayata)Koidz.的根或树皮。分布于华东、华南地区。具有健胃导滞,利湿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时宿食及消化不良,水肿。


中文名称新木橿子
别名三苍
性味归经味苦,性平。归胃、肾经
药材分类植物
芸薹子油

芸薹子油,中药名。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BrassicacampestrisL.的种子榨取的油。主产区是长江流域和西北。具有解毒消肿,润肠之功效。用于风疮,痈肿,汤火灼伤,便秘。


中文名称芸薹子油
别名菜子油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平,归肺、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菘菜子

菘菜子,中药名。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BrassicachinensisL.的种子。现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供蔬菜用。具有清肺化痰,消食醒酒之功效。常用于痰热咳嗽,食积,醉酒。


中文名称菘菜子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肺、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小巢菜

小巢菜,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小巢菜Viciahirsuta(L.)S.F.Gray的全草。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四川、云南。具有清热利湿,调经止血之功效。用于黄疸,疟疾,月经不调,白带,鼻衄。


中文名称小巢菜
别名柱尖、摇车、翘摇车、翘摇、元修菜、野蚕豆、漂摇草、雀野豆、野碗豆、雀野碗豆、白翘摇、苕子、白花苕菜、小野麻豌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平。归肺、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刚毛香茶菜

刚毛香茶菜,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刚毛香茶菜Rabdosiahispida(Benth.)Hara的根茎。分布于云南西部、西北部。具有散瘀消肿之功效,用于跌打瘀肿。


中文名称刚毛香茶菜
别名烂脚丫巴草、野把子
性味归经辛,平。归肺、脾、胃三经
药材分类植物
狭叶香茶菜

狭叶香茶菜,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狭叶香茶菜Rabdosiaangustifolia(Dunn)Hara的根。分布于云南中部、中南部和西北部。具有健胃和中,活血通络之功效。用于消化不良,克山病拘挛疼痛,肿瘤。


中文名称狭叶香茶菜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平。归肝、脾、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油茶根

油茶根,中药名。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的根或根皮。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广泛栽培。具有清热解毒,理气止痛,活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胃痛,牙痛,跌打伤痛,水火烫伤。


中文名称油茶根
别名野茶根、寒露茶根
性味归经味苦,性平。归肝、胃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山茶根
山茶根,中药名。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红山茶CamelliajaponicaL.、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St.、窄叶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St.var.yunnanicaSealy及滇山茶C.reticulataLindl.等的根。植物红山茶,原产我国东部,现全国各地常有栽培;植物西南红山茶,分布于我国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植物窄叶西南红山茶,分布于我国贵州、云南等地;植物滇山茶,分布于我国云南。具有散瘀消肿,消食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食积腹胀。
中文名称山茶根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平。入胃、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黄芽白菜

黄芽白菜,中药名。为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Lour.)Rupr.[Sinapis pekinensis Lour.]的鲜叶和根。具有通利肠胃,养胃和中,利小便的功效。


中文名称黄芽白菜
别名黄芽菜、黄矮菜、花交菜、大白菜、结球白菜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归胃经性平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51360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