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酒花,中药名。为桑科植物华忽布Humuluslupulus的未成熟带花果穗。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浙江、四川、贵州等地。具有健脾,安神,抗痨,利尿之功效。用于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癔病,失眠,痨嗽,膀胱炎。
小牛肋巴,中药名。为瘤足蕨科植物耳形瘤足蕨Plagiogyriastenoptera(Hance)Diels的根茎或全草。分布于台湾、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发表止咳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头痛,咳嗽。
红毛野海棠,中药名。为野牡丹科植物红毛野海棠Brediatuberculata(Guill.)Diels的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腰痛,吐血,崩漏,跌打损伤。
野牡丹根,中药名。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MelastomacandidumD.Don的根。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云南等地。具有健脾利湿,活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消化不良,食积腹痛,泻痢,便血,衄血,月经不调,风湿痹痛,头痛,跌打损伤。
毛果珍珠茅,中药名。为莎草科珍珠茅属植物毛果珍珠茅ScleriaherbecarpaNees[SclerialevisRetz]根。植物毛果珍珠茅,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各地。具有解毒消肿,消食和胃之功效。主治毒蛇咬伤,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东菊,中药名。为菊科植物东菊Asterdubius(Thunb.)Onno的全草。我省各地均产。具有补虚弱,清胃热,止血,解毒疗疮之功效。常用于虚劳损伤,口臭流涎,牙龈出血,恶毒癞疮。
蒲葵子,中药名。为棕榈科蒲葵属植物蒲葵Livistonachinensis(Jacq.)R.Br.的种子。分布于我国南部。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效。主治慢性肝炎,症瘕积聚。
黑皮根,中药名。为番荔枝科植物陵水暗罗Polyalthia nemoralis A.DC.的根。具有健脾益胃,补肾固精的功效。主治中虚胃痛,食欲不振,肾亏遗精。
覆盆子根,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RubuschingiiHu.的根。具有祛风止痛,明目退翳,和胃止呕之功效。用于牙痛,风湿痹痛,目翳,呕逆。
佛手柑根,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的根。具有顺气化痰之功效。用于肝胃气痛,脾肿大,癫痫。
因篇幅关系,以归胃经性平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513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