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木干,中药名。为桑科植物白桂木ArtocarpushypargyreusHance.和桂木ArtocarpusnitidusTrec.subsp.lingnanensis(Merr.)Jarr.的果实。白桂木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桂木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生津止血,健胃化痰之功效。用于热渴,咳血,吐血,衄血,食欲不振。
枇杷木白皮,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树干的韧皮部。分布于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具有降逆和胃,止咳,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呕吐,呃逆,久咳,久泻,痈疡肿毒。
青桐翠木,中药名。为紫草科植物破布木CordiadichotomaForst.f.[VerroniasinensisLour.;Cordiamyxaauct.nonL.]的根。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行气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心胃气痛,泄泻腹痛。
木蹄层孔菌,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木蹄层孔菌(Pyropolyporusfomentarius(L.ExF.)Teng)的子实体。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及陕西、新疆、河南、广西等地。味苦,性平。归脾、胃经。具有消积,化瘀,抗癌的功效。治疗食积,食管癌,胃癌,子宫癌等病症。
野菱,中药名。为菱科菱属植物野菱Trapa incisa Sieb.et Zucc.var.quadricaudata Gluck和细果野菱Trapa maximowiczii Korsh的坚果。具有补脾健胃,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泄泻,痢疾,酒精中毒,疮肿。
野芫荽,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刺芹EryngiumfoetidumL.的带根全草。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具有发表止咳,透疹解毒,理气止痛,利尿消肿之功效。用于感冒,咳喘,麻疹不透,咽痛,胸痛,食积,呕逆,脘腹胀痛,泻痢,肠痈,肝炎,淋痛,水肿,疮疖,烫伤,跌打伤肿,蛇咬伤。
野苎麻,中药名。为荨麻科苎麻属植物束序苎麻BoehmeriasiamensisCraib的全株。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除湿,祛风止痒,活血调经之功效。用于肠痈,腹痛,泄泻,经闭,痞块,风湿痹痛,湿疹,皮肤瘙痒。
野梧桐,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野梧桐Mallotusjaponicus(Thunb.)Muell.Arg.的树皮、根和叶。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之功效。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血尿,带下,疮疡,外伤出血。
野豇豆,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野豇豆Vignavexillata(Linn.)Rich.的根。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南至西南各省区。具有解毒益气,生津,利咽之功效。用于头昏乏力,暑热烦渴,乳少,失眠,阴挺,脱肛,风火牙痛,疮疖,咽喉肿痛,瘰疬,毒蛇咬伤。
野苜蓿,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黄花苜蓿MedicagofalcataL.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藏等地。具有健脾补虚,利尿退黄,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脾虚腹胀,消化不良,浮肿,黄疸,风湿痹痛。
因篇幅关系,以归胃经性平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513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