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归脾经性寒的中药

象胆

象胆,中药名。为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innaeus的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具有清肝,明目,消肿的功效。主治目生翳障,疳积,疮肿。


中文名称象胆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脾经
药材分类动物
沙柳

沙柳,中药名。为杨柳科植物乌柳SalixcheilophilaSchneid.的枝叶、树皮或须状根。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祛风清热,散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麻疹初起,斑疹不透,皮肤瘙痒,慢性风湿,疮疖痈肿,腰扭伤。


中文名称沙柳
别名筐柳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微寒。归肺、心、肝、脾经
药材分类植物
沙生风毛菊

沙生风毛菊,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沙生风毛菊SaussnreaarenariaMaxim的叶。分布于甘肃南部、青海、西藏左贡。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疮疡痈肿,食物中毒,内热亢盛以致吐血,咳血,衄血,以及外伤各种出血。


中文名称沙生风毛菊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脾、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白榄根

白榄根,中药名。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Lour.)Raeusch.的根。具有清咽,解毒,利关节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脚气,筋骨疼痛。


中文名称白榄根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脾、肾经
药材分类植物
白竻薳

白竻薳,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白竻Acanthopanax trfoliatus (L.)Merr.的嫩叶。具有消肿止痛,生肌敛疮,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痈肿,疗疮,疥癞,创伤,胃痛。


中文名称白竻薳
别名白茨叶、白花叶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脾经
药材分类植物
红树皮

红树皮,中药名。为红树科植物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L.)Lam.的树皮或根皮。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沿海。具有清热解毒,止泻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疮肿,热毒泻痢,多种出血。


中文名称红树皮
别名五梨跤、五脚里
性味归经味苦、微涩,性寒。归脾、胃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披麻草根

披麻草根,中药名。为百合科藜芦属植物狭叶藜芦VeratrumstenophyllumDiels和大理藜芦VeratrumtalienseLoes.f.的根。狭叶藜芦,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大理藜芦,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散瘀,止痛,催吐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癫痫。


中文名称披麻草根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寒。入肝、脾经
毒性大毒
药材分类植物
小灵丹

小灵丹,中药名。为硫黄与雄黄经升华制成的砷硫化合物。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脾肾虚寒引起的偏坠疝气,脾虚久泻,胃寒疼痛,妇女血寒经痛,寒湿带下。


中文名称小灵丹
别名人造雌黄
性味归经味辛,性寒;归肝、脾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矿物
小棕包

小棕包,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蒙自藜芦VeratrummengtzeanumLoes.f.的根。分布于贵州、云南。具有散瘀止痛,敛疮杀虫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褥疮,疥癣。


中文名称小棕包
别名小天蒜、细毒蒜、牛挣药、绿葱、小毒蒜、披麻草
性味归经味辛、微苦,性寒。归胃、脾、肝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小果皂角

小果皂角,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小果皂荚GleditsiaaustralisHemsl.的果实。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解毒消肿,驱虫之功效。用于痈疽肿毒,肠寄生虫病。


中文名称小果皂角
别名小皂角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脾、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归脾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34119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