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归脾经性寒的中药

金刚一棵蒿

金刚一棵蒿,中药名。具有清热解毒,调经止血,收敛固脱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下痢脓血,疮痈肿毒,毒蛇咬伤,月经不调,崩漏,子宫脱垂,脱肛。


中文名称金刚一棵蒿
别名益母藤、东方发白、梭罗来、红天麻、公子天麻
性味归经味酸、微苦,性寒;归心、肝、脾、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赛金刚

赛金刚,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棒锤瓜Neoalsomitraintegrifoliola(Cogn.)Hutch.[HemsleyahenryiCogn.]的块根。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菌痢,肠炎,胃炎,咽喉炎,腮腺炎,牙周炎,暴发火眼,扁桃体炎,高热,尿路感染。


中文名称赛金刚
别名穿山龙
性味归经味苦、涩,性寒。归肝、胃、脾经
药材分类植物
针砂

针砂,中药名。别名为钢砂《本草拾遗》,铁砂《医学入门·本草》,铁针砂《中国医学大辞典》。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主产上海、福建漳州、江苏镇江;其他省区亦产。具有镇心平肝,健脾消积,补血,利湿,消肿之功效。主治惊悸癫狂,血虚黄肿,泄泻下痢,尿少水肿,风湿痹痛,项下气瘿。


中文名称针砂
性味归经味辛、酸、咸,性微寒。入肝、脾、大肠经
毒性无毒《本草拾遗》
药材分类矿物
大黄

大黄,中药名。为蓼科大黄属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 officinale Baill.的根及根茎。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主治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热毒疮疡,烧烫伤,瘀血诸证,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中文名称大黄
拉丁文名Rhei Radix Et Rhizoma
别名将军、黄良、火参、肤如、蜀大黄、锦纹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川军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药材分类植物
医保类型医保(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
杜茎山

杜茎山,中药名。为紫金牛科植物杜茎山Maesajaponica(Thunb.)Moritzi.的根或茎叶。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邪,解疫毒,消肿胀之功效。常用于热性传染病,寒热发歇不定,身疼,烦躁,口渴,水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中文名称杜茎山
别名土恒山、踏天桥、水麻叶、山茄子、胡椒树、金砂根、白茅茶、白花茶、野胡椒、山桂花、水光钟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肝、脾、肾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凤尾搜山虎

凤尾搜山虎,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多羽节肢蕨Arthromerismairei(Brause)Ching的根茎。具有祛风活络,消积通便,降火,止痛,利尿之功效。用于风湿筋骨痛,坐骨神经痛,骨折,食积腹胀,便秘,目赤,牙痛,头痛,小便不利,淋浊。


中文名称凤尾搜山虎
别名地蜈蚣、爬山虎、过山龙、石连姜、钻地风、钻地蜈蚣、凤尾草、毛消、毛虫、搜山虎
性味归经苦、微涩,微寒。归肝、脾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犁头草

犁头草,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心叶堇菜ViolaconcordifoliaC.J.Wang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排脓,凉血清肝之功效。常用于痈疽肿毒,乳痈,肠痈下血,化脓性骨髓炎,黄疸,目赤肿痛,瘰疬,外伤出血,蛇伤。


中文名称犁头草
别名紫金锁、紫花地丁、小甜水茄、瘩背草、三角草、犁头尖、烙铁草、地丁草、紫地丁、羊蹄甲、犁铧尖。
性味归经味苦、微辛,性寒。归脾经
药材分类植物
楼梯草

楼梯草,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楼梯草ElatostemainvolucratumFranch.etSav.的全草。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水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赤白痢疾,高热惊风,黄疸,风湿痹痛,水肿,淋证,经闭,疮肿,痄腮,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骨折。


中文名称楼梯草
别名细水麻叶、石边采、赤车使者、半边山、半边伞、到老嫩、冷子草、冷水草、龙含珠、上天梯、海马含珠、水芝麻叶、惊风草、大伞花楼梯草、拐枣七。
性味归经味微苦,性微寒。归大肠、肝、脾经
毒性有毒《湖南药物志》
药材分类植物
朱砂草

朱砂草,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广州蛇根草OphiorrhizacantoniensisHance的根茎。分布于华南及西南。具有清热止咳,镇静安神,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劳伤咳嗽,霍乱吐泻,神经衰弱,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朱砂草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肺、脾、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芒小米草

芒小米草,中药材名。本品为玄参科植物芒小米草的全草。7~8月采,切段、晒干。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肺炎咳嗽,口疮痈疾。


中文名称芒小米草
性味归经苦,寒。入肺、脾、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归脾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34119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