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根,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油桐Verniciafordii(Hemsl.)AiryShaw的根。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下气消积,利水化痰,驱虫之功效。常用于食积痞满,水肿,哮喘,瘰疬,蛔虫病。
鸢根,中药名。为鸢尾科植物鸢尾IristectorumMaxim.的根茎。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具有消积杀虫,破瘀行水,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食积胀满,蛔虫腹痛,症瘕臌胀,咽喉肿痛,痔瘘,跌打伤肿,疮疖肿毒,蛇犬咬伤。
紫葳根,中药名。为紫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grandiflora(Thunb.)LoiselexK.Schum.或美洲凌霄Campsisradicans(L.)Seem.的根。凌霄分布于华东、中南及河北、陕西、四川、贵州等地。美洲凌霄江苏、上海、湖南等地有栽培。具有凉血祛风,活血通络之功效。常用于血热生风,身痒,风疹,腰脚不遂,痛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毛冬瓜根,中药名。为猕猴桃科植物毛花猕猴桃ActinidiaerianthaBenth.的根及根皮。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解毒消肿,清热利湿之功效。常用于热毒痈肿,乳痈,肺热失音,湿热痢疾,淋浊,带下,风湿痹痛,胃癌,食管癌,乳癌。根皮外用治跌打损伤。
石龙刍根,中药名。为灯心草科植物野灯心草JuncussetchuensisBuchen.的根茎及根。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陕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淋浊,心烦失眠,鹤膝风,目赤肿痛,齿痛,鼻衄,便血,崩漏,白带。
仰天钟根,中药名。为野牡丹科植物假朝天罐OsbeckiacrinitaBenth.exC.B.Clarke的根。分布于西南及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调经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热痢,水泻,淋痛,水肿,肝炎,胆囊炎,风湿痛,咳喘,劳嗽,咯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经闭,带下,疮疡,痔疮。
腐婢根,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柴PremnamicrophyllaTurcz.的根。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疟疾,小儿夏季热,风湿痹痛,风火牙痛,跌打损伤,水火烫伤。
蟹爪兰,中药名。为仙人掌科植物蟹爪兰Schlumbergeratruncate(Haw.)Moran的地上部分。分布于南北各地。具有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疮疡肿毒,腮腺炎。
白金古榄,中药名。为马兜铃科植物三筒管Aristolochia champicnii Merr.et Chun的块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菌痢,急性肠胃炎,疮疖肿痛,蛇伤,疮疥。
肾萼金腰,中药名。为虎耳草科植物肾萼金腰ChrysospleniumdelavayiFranch.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台湾、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生肌之功效。用于小儿惊风,烫伤,痈疮肿毒。
因篇幅关系,以归脾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3411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