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归脾经性寒的中药

水蕨

水蕨,中药名。为水蕨科植物水蕨Ceratopteristhalictroides(L.)Brongn.的全草。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台湾、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消积,散瘀,解毒,止血之功效。用于腹中痞块,痢疾,小儿胎毒,疮疖,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中文名称水蕨
别名龙须菜、水柏、水芹菜、水扁柏、水柏枝、水铁树、龙芽草、水松草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慈竹箨

慈竹箨,中药名。为禾本科慈竹属植物慈竹 Neo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Keng f.的箨片。具有止血,解毒的功效。主治吐血,恶疮,犬咬伤。


中文名称慈竹箨
别名慈竹笋壳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归心、肺、脾经
药材分类植物
镰形棘豆

镰形棘豆,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镰形棘豆OxytropisfalcataBunge的全草。分布于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发热,流感,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慢性气管炎,便血,痢疾,痈疽疮肿。


中文名称镰形棘豆
别名大夏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肺、脾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金瓜核

金瓜核,中药名。为萝科植物金瓜核Dischidia esquirolii(Levl.) Tsiang的全株。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疔疮疖肿,疥癞。


中文名称金瓜核
拉丁文名Dischidia esquirolii(Levl.) Tsiang
别名瓜子金、瓜子核、树上瓜子眼树莲、瓜子藤、石仙桃、小耳环、上树瓜子、望水王仙桃、乳汁藤、上树鱉、翼鱼草
性味归经味甘、微酸,性寒;归肺、脾、胃、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等宽鳞毛蕨

等宽鳞毛蕨,中药名。为鳞毛蕨科植物厚叶鳞毛蕨DryopterislepidopodaHayata的根茎。分布于台湾、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驱虫之功效。常用于绦虫病。


中文名称等宽鳞毛蕨
别名喀西鳞毛蕨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脾经
药材分类植物
马唐

马唐,中药材名。为禾本科植物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 (L.) Scop.的全草。具有明目润肺的功效。主治目暗不明,肺热咳嗽。


中文名称马唐
别名羊麻、羊粟、马饭
性味归经味甘,寒;入肝、脾经
药材分类植物
马骨

马骨,中药名。为马科动物马EquuscaballusorientalisNoack的骨骼。全国各地均有饲养。具有醒神,解毒敛疮的功效。主治嗜睡,头疮,耳疮,臁疮,阴疮,瘭疽。


中文名称马骨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寒。入脾、肾二经
毒性有毒《本草经集注》
药材分类动物
声明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沼地马先蒿

沼地马先蒿,中药材名。本品为玄参科沼地马先蒿PedicularispalustrisL.,以地上部分入药。功能主治为:利水通淋,祛风除湿,祛邪截疟,健脾止带。主治石淋,膀胱结气,排尿困难,并治疟疾寒热,中风湿痹,妇女带下等症。


中文名称沼地马先蒿
性味归经味甘、苦,性寒;归胆、肝、脾、膀胱经
药材分类植物
榆白皮

榆白皮,中药名。为榆科植物榆树UlmuspumilaL.的树皮、根皮。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长江以南多系栽培。具有利水通淋,祛痰,消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带下,咳喘痰多,失眠,内外出血,难产胎死不下,痈疽,瘰疬,秃疮,疥癣。


中文名称榆白皮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寒。归肺、脾、膀胱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化药

化药,中药名。为鳞毛蕨科植物大羽贯众Cyrtomiummacrophyllum(Makino)Tagawa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驱虫之功效。用于烧烫伤,崩漏,带下,跌打损伤,蛔虫病。


中文名称化药
别名岩边七、小贯众、铁钉耙
性味归经苦、寒。脾、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归脾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34119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