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归肝经性寒的中药

羊角纽花

羊角纽花,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Strophanthusdivaricatus(Lour.)Hook.etArn.种子的丝状绒毛。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止血,散瘀之功效。常用于刀伤出血,跌打肿痛。


中文名称羊角纽花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叶象花

叶象花,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猩猩草EuphorbiaheterophyllaL.的全草。我国各地及各大植物园都有栽培;在贵州兼有逸为野生者。具有凉血调经,散瘀消肿之功效。用于月经过多,外伤肿痛,出血,骨折。


中文名称叶象花
性味归经味苦、涩,性寒。归肝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鹰爪花根

鹰爪花根,中药名。为番荔枝科植物鹰爪花Artabotryshexapetalus的根。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截疟之功效。常用于疟疾。


中文名称鹰爪花根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脾经
药材分类植物
玉蝉花

玉蝉花,中药名。为鸢尾科植物玉蝉花IrisensataThunb.的根茎。具有清热利水,消积理气,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食积饱胀,湿热痢疾,经闭腹胀,水肿。


中文名称玉蝉花
别名土知母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寒;归肺、脾、肝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细花丁香蓼

细花丁香蓼,中药名。为柳叶菜科植物细花丁香蓼LudwigiaperennisL.的全草。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乳痈,疮肿,肛门瘙痒。


中文名称细花丁香蓼
别名小花水丁香
性味归经味微苦、淡,性寒。归肺、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纤花耳草

纤花耳草,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纤花耳草HedyotistenellifloraBl.的全草。产于广东、广西、海南、江西、浙江和云南等省区。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之功效。用于肺热咳嗽,慢性肝炎,鼓胀,肠痈,赤白痢下,痢疾,风火疝气,跌打肿痛,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纤花耳草
别名白花蛇觅、鸡口舌、虾子草、红虾子草、弱花耳草
性味归经味微苦、平,性寒。归肺、肝、胃、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密花轮环藤

密花轮环藤,中药名。为防己科轮环藤属植物密花轮环藤CycleadebilifloraMiers的根。植物密花轮环藤,分布于海南和广西。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散瘀止痛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咽喉疼痛,牙痛,湿热泄泻,小便淋痛,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密花轮环藤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入肺、肝、膀胱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五脉绿绒蒿花

五脉绿绒蒿花,中药名。罂粟科绿绒蒿属植物五脉绿绒蒿MeconopsisquintuplinerviaRegel的花。植物五脉绿绒蒿,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具有清热之功效。主治肝炎,胆囊炎,肺炎,肺结核,胃溃疡。


中文名称五脉绿绒蒿花
别名欧摆完保(藏名)
性味归经味微甘、辛,性寒。入肝、肺经
药材分类植物
安徽刺黄柏

安徽刺黄柏,中药名。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BerberisanhweiensisAhrendt的茎枝。分布于安徽、浙江、湖北等地。茎枝入药,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淋浊,带下,疮疡,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中文名称安徽刺黄柏
别名黄柏、刺黄柏、三颗针
性味归经苦,寒。肝、胃、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石栗子

石栗子,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石栗Aleuritesmoluccana(L.)Willd.的成熟种子。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活血,润肠之功效。用于闭经,肠燥便秘。


中文名称石栗子
别名海胡桃、黑桐油、油果、检果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归肝、大肠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归肝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117876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