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归肝经性寒的中药

苦丁

苦丁,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台湾莴苣LactucaformosanaMaxim.的干燥根或全草。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之功效。常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疥癣,痔疮,蛇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苦丁
别名小山萝卜、龙渣口、叉头草、蛾子草、大叶蜈蚣草、杨梅蒜、羊奶草、野苦麻、高脚蒲公英、丁萝卜、双股金钗、乳浆草、九刀参、八楞麻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肝经
毒性小毒(《浙江药用植物志》)
药材分类植物
绿青

绿青,中药名。为碳酸盐类矿物孔雀石的矿石。具有催吐祛痰,镇惊,敛疮的功效。治风痰壅塞,眩晕昏仆,痰迷惊痫,疳疮。


中文名称绿青
别名石绿、石碌、大绿
性味归经味酸,性寒;归肝经
药材分类矿物
丁蛎

丁蛎,中药名。为钳蛤科动物丁蛎Malleusmalleus(Linnaeus)的壳。我国分布于南海。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湿疮,疖肿。


中文名称丁蛎
别名白丁蛎、螺蛟、丁字贝、海丁子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
药材分类动物
声明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多刺绿绒蒿

多刺绿绒蒿,中药名。为罂粟科植物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horridula的全草。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及西藏等地。具有活血化瘀,清热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胸背疼痛,风热头痛,关节肿痛。


中文名称多刺绿绒蒿
别名乌巴拉色尔布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粉绿藤

粉绿藤,中药名。为防己科植物华粉绿藤PachygonesinicaDiels.的根或茎。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筋骨疼痛。


中文名称粉绿藤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肾经
药材分类植物
黄花绿绒蒿

黄花绿绒蒿,中药名。为罂粟科植物椭果绿绒蒿MeconopsischelidonifoliaBur.etFranch.的全草。具有清热,除湿,通淋,止痛之功效。用于肺热咳嗽,肺炎,肝炎,湿热水肿,淋浊,风湿关节疼痛。


中文名称黄花绿绒蒿
性味归经微苦,寒。归肺、肝、肾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细果角茴香

细果角茴香,中药名。为罂粟科植物节裂角茴香HypecoumleptocarpumHook.f.etThoms.的全草。分布于华北、西北及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目赤肿痛,关节疼痛,肺炎,肝炎,胆囊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


中文名称细果角茴香
别名角苗香、咽喉草、麦黄草、黄花草、雪里青、秦根花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肺、肝、胆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细叶鼠麴草

细叶鼠麴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细叶鼠曲草GnaphaliumjaponicumThunb.的全草。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等地。具有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用于结膜炎,角膜白斑,感冒,肾炎,白带病等。


中文名称细叶鼠麴草
别名毛女儿菜、清明草、小火草、毛水蚁、雷公青、菠萝草、叶下白、锦鸡舌、白草仔、小白根菊、乌云盖雪、棉花草、天青地白。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寒。归肺、肝、脾经
药材分类植物
茶条槭

茶条槭,中药材名。为槭树科茶条槭Acer ginnala Maxim.,以叶、芽入药。具有清热明目的功效。主治风热头痛,肝热目赤,视物昏花。


中文名称茶条槭
别名茶条牙、茶条子、麻良子、茶条木、茶条树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连蕊茶

连蕊茶,中药名。为山茶科植物毛花连蕊茶CamelliafraternaHance的根、叶、花。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疮疡,咽喉肿痛,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连蕊茶
性味归经味微苦,性微寒。归肺、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归肝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99693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