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硫酸铜,又名胆矾。为硫酸盐类胆矾族矿物胆矾的晶体,或为硫酸作用于铜而制成的含水硫酸铜结晶。由含铜硫化物氧化分解形成的次生矿物,可与蓝铜矿(扁青)、孔雀石(绿青)等矿物共生。分布于我国西北等气候干燥地区铜矿床的氧化带中。具有涌吐,解毒,去腐之功效。常用于中风,癫痫,喉痹,喉风,痰涎壅塞,牙疳,口疮,烂弦风眼,痔疮,肿毒。
东北雷公藤,中药名。为卫矛科植物东北雷公藤TripterygiumregeliiSpragusetTakeda的根或全株。分布于东北。具有祛风除湿,利水消肿,杀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臌胀水肿,黄疸,痞积,跌打损伤,瘰疬,疮疡肿痛,头癣,皮肤瘙痒,毒蛇咬伤。
雪灵芝,中药名。为石竹科植物甘肃蚤缀ArenariakansuensisMaxim.的全草。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部、云南和西藏。具有清热止咳,利湿退黄,蠲痹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外感发热,肺热咳嗽,黄疸,淋浊,风湿痹痛,高血压病。
山飘儿草,中药名。为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紫红獐牙菜Swertia punicea Hemsl.[S.duclouxii Burk.]的全草。具有清肝利胆,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本品用于消化不良,急性骨髓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菌痢,急性结膜炎,急性咽喉炎,烧烫伤。
宽卵叶山蚂蝗,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宽卵叶山蚂蝗Podocarpiumpodocarpum(DC.)YangetHuangvar.fallax(Schindl.)YangetHuang的全株。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表,利湿退黄之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黄疸型肝炎。
眼子菜,中药名。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PotamogetondistinctusA.Benn.及鸡冠眼子菜PotamogetoncristatusRgl.etMaack.的全草。眼子菜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鸡冠眼子菜分布于东北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止血,驱蛔之功效。常用于湿热痢疾,黄疸,热淋,带下,鼻衄,痔疮出血,蛔虫病,疮痈肿毒。
黄芩,中药名。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Ceorgi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主治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胎动不安。
紫红獐牙菜,中药名。为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紫红獐牙菜SwertiapuniceaHemsl.的全草。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北西部、湖南。具有清热除湿,利胆之功效。用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风热感冒,风火牙痛,热淋。
孔雀尾,中药名。为铁角蕨科植物华中铁角蕨AspleniumsareliiHook的根茎或全草。分布于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生肌之功效。常用于流行性感冒,目赤肿痛,扁桃体炎,咳嗽,黄疸,肠炎,痢疾,肠胃出血,跌打损伤,疮肿疔毒,烧烫伤。
广西过路黄,中药名。为报春花科植物广西过路黄LysimachiaalfrediiHance的全草。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之功效。用于黄疸型肝炎,痢疾,热淋,石淋,白带。
因篇幅关系,以归胆经的中药只列出前101个,共10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