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胆,中药材名。为牛科动物山羊CaprahircusLinnaeus、绵羊OvisariesLinnaeus或青羊NaemorhedusgorulHardwick的胆汁。具有清热解毒,明目退翳,止咳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青盲夜盲,翳障,肺痨咳嗽,小儿热惊,咽喉肿痛,黄疸,痢疾,便秘,热毒疮疡。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羊耳蒜,中药名。为兰科植物羊耳蒜Liparisjaponica(Miq.)Maxim.的带根全草。分布于东北、西北及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活血止血,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崩漏,产后腹痛,白带过多,扁桃体炎,跌打损伤,烧伤。
石蟹,中药名。为古生代节肢动物弓蟹科大眼蟹属动物石蟹MacrophtalmuslatreilliEdw.及其近缘动物的化石。分布于台湾、四川、广东。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明目之功效。用于湿热淋浊,带下,喉痹,痈肿,漆疮,青盲,目赤,翳膜遮睛。
石萝藦,中药名。为萝藦科石萝藦属植物石萝藦PentasacmechampioniiBenth.的全草。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肝炎,风火眼痛。
红茎黄芩,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红茎黄芩ScutellariayunnanensisLévl的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具有清肝明目,凉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眩晕,目赤肿痛,翳障遮睛,肺热咯血,暑热烦渴,痈疮肿毒。
老蜗生,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天蓝苜蓿MedicagolupulinaL.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止咳平喘,凉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热淋,石淋,风湿痹痛,咳喘,痔血,指头疔,毒蛇咬伤。
白毛藤,中药名。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S.dulcamara L.var.lyratum(Thunb.)Sieb.et Zucc.]的全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胆囊炎,胆石症,肾炎水肿,风湿关节痛,妇女湿热带下,小儿高热惊搐,痈肿瘰疬,湿疹瘙痒,带状疱疹。
小口小金发藓,中药名。为金发藓科植物小口小金发藓Pogonatummicrostomum(Schwaegr.)Brid.的植物体。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湖北、湖南、西藏等地。具有利胆排石之功效。常用于胆囊结石。
地柏枝,中药名。为卷柏科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moellendorfiiHieron.的全草。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及陕西、甘肃。具有止血,清热,利湿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咯血,吐血,衄血,便血,痔疮出血,外伤出血,发热,小儿惊风,湿热黄疸,淋病,水肿,水火烫伤。
梅花草,中药名。为蔷薇科梅花草属植物梅花草ParnassiapalustrisLinn.的全草。植物梅花草,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止咳化痰之功效。主治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咽喉肿痛,脉管炎,疮痈肿毒,咳嗽痰多。
因篇幅关系,以归胆经的中药只列出前101个,共10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