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满草,中药名。为忍冬科植物血满草SambucusadnataWall.exDC.的全草或根皮。分布于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地。具有祛风,利水,活血,通络之功效。常用于急慢性肾炎,风湿疼痛,风疹瘙痒,小儿麻痹后遗症,慢性腰腿痛,扭伤瘀痛,骨折。
小血光藤,中药名。为马钱科植物狭叶蓬莱葛GardneriaangustifoliaWall.的根或茎藤。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广西等地。具有温肾,祛风湿,壮筋骨之功效。常用于肾亏小便频数,遗尿,囊湿,腰膝酸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小血藤叶,中药名。为五味子科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propinqua(Wall.)Baill.var.sinensisOliv.的叶。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具有解毒消肿,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疮疖肿毒,乳痈红肿,外伤出血,骨折,毒蛇咬伤。
血见愁老鹳草,中药名。为牻牛儿苗科植物血见愁老鹳草GeraniumhenryiR.Kunth的全株。分布于河南、湖北、四川。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疮疖痈肿,风湿痹痛,四肢麻木,筋骨酸痛,外伤出血。
西藏凹乳芹根,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西藏凹乳芹VicatiathibeticadeBoiss.的根。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风寒湿痹,中寒胃痛,腰部冷痛,皮肤瘙痒。
小粘药,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滑叶藤ClematisfasciculifloraFranch.的根、皮和叶。分布于广西西部、四川西部、云南。具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除湿之功效。常用于气滞腹胀,风湿骨痛,跌打损伤,乳痈,疮疖肿毒,刀伤出血。
西藏土连翘,中药名。为藤黄科植物美丽金丝桃HypericumbellumLi的果实。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湿热,驱蛔,止痒之功效。用于肝炎,痢疾,口疮,蛔虫腹痛,口疮,皮肤瘙痒。
续随子茎中白汁,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lathyrisL.的茎中白色乳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去斑解毒,敛疮之功效。常用于䵟黯,白癜,蛇伤。
小驳骨,中药名。为爵床科植物小驳骨Gendarussavulgaris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杂质,晒干。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台湾。
小飞蓬,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小蓬草Conyzacanadensis(L.)Cronq.的全草。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痢疾,肠炎,肝炎,胆囊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疮疖肿痛,外伤出血,牛皮癣。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X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80个,共68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