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刺,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单瓣白木香RosabanksiaeAit.var.normalisRegel的根皮。分布于西南及甘肃、陕西、河南、湖北等地。具有活血调经,消肿散瘀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外伤红肿。
香叶子,中药名。为樟科植物香叶子LinderafragransOliv.的树皮或叶。分布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散寒,行气温中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胃脘疼痛,消化不良,风湿痹痛。
香堇菜,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香堇菜ViolaodorataL.的全草。我国各大城市多有栽培,北京、天津、西安、台湾、上海、广东等较常见。具有疏风清热,止咳祛痰,镇静,止泻之功效。用于伤风咳嗽,百日咳,癔病,失眠,腹泻,痢疾。
香槐,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香槐CladrastiswilsoniiTakeda和翅荚香槐Cladrastisplatycarpa(Maxim.)Makino的根或果实。香槐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等地;翅荚香槐分布于浙江、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关节疼痛。
香油罐,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大花金挖耳CarpesiummacrocephalumFranch.et.Sav.的全草或根皮。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和四川等地。具有凉血止血,祛瘀之功效。用于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香水塔花,中药材名。本品为凤梨科植物红苞凤梨的叶。全年采收。功能主治为:清凉散毒,消肿排脓。鲜叶捣敷治痈疮肿毒,脓疡。
小茅香,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羊耳菊Inula cappa DC.的根。具有祛风散寒,活血舒筋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咳嗽,哮喘,风湿痹痛,月经不调。
香圆子,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香圆CitruswilsoniiTanaka的干燥种子。分布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南部较多栽种。越南、老挝、缅甸、印度等也有。具有疏肝,止痛之功效。用于疝气,小腹胀痛。
细香葱,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细香葱Alliumascalonicum的全草。我国南方地区广为栽培。具有解表,通阳,解毒之功效。用于感冒风寒,阴寒腹痛,小便不通,痈疽肿毒,跌打肿痛。
香槁树,中药名。为樟科植物黄绒润楠MachilusgrijsiiHance的枝叶、树皮。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具有散瘀,止痛,消炎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口腔炎,扁桃体炎。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X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80个,共68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