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虾花,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咸虾花的全草。具有疏风清热,利湿,消肿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疟疾,肝阳头痛,高血压病,泄泻,痢疾,风湿痹痛,湿疹,荨麻疹,疮疖,乳痈,瘰疬,跌打损伤,疮口不合,木薯中毒。
小酒瓶花,中药名。为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红茉莉Jasminum beesianum Forr.Et Diels的全株。具有通经活络,利尿的功效。主治闭经,风湿麻木,小便不利。
西藏花木通,中药材名。本品为毛茛科西藏花木通ClematispseudopogonandraFinetetGagnep.,以茎藤入药。功能主治为:清热利尿。主治水肿,膀胱炎,尿道炎,口舌生疮,久痢脱肛,乳汁不通等症。
稀花蓼,中药名。为蓼科植物稀花蓼PolygonumdissitiflorumHemsl的全草。分布于东北、河北、山西、华东、华中、陕西、甘肃、四川及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用于急慢性肝炎,小便淋痛,毒蛇咬伤。
旋覆花,中药名。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或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的头状花序。具有降气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主治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噫气,呕吐及胸胁痛等。
小旋花,中药名。为旋花科植物银灰旋花ConvolvulusammanniiDesr.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西藏。具有解表,止咳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咳嗽。
小酒饼花,中药名。为木犀科植物红素馨JasminumbeesianumForrestetDiels的全株。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具有利尿,通经之功效。常用于淋证,小便不利,血瘀经闭,风湿痹痛。
新塔花,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新塔花ZiziphorabungeanaJuz.的地上部分。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安神强壮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咽痛,失眠,多梦,软骨病,阳痿。
须花参,中药名。为石竹科植物硬髯毛无心菜ArenariabarbataFranch.var.hirsutissimaW.W.Smith的根。分布于云南、西藏。具有温肾壮阳之功效。常用于肾虚腰痛。
旋花根,中药名。为旋花科植物旋花Calystegiasepium(L.)R.Br.的根。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具有益气补虚,续筋接骨,解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劳损,金疮,丹毒,蛔虫病。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X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80个,共68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