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归胃经性温的中药

白苏子

白苏子,中药名。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白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果实。具有降气祛痰,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中文名称白苏子
别名荏子、玉竹子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禹白附

禹白附,中药名。为天南星科犁头草属植物独角莲 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块茎。具有祛风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的功效。主治中风痰壅,口眼喎斜、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眩晕,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禹白附
拉丁文名Rhizoma Typhonii
别名牛奶白附、野半夏、野慈菇、鸡心白附、麻芋子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温;归胃、肝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白辣蓼

白辣蓼,中药名。为蓼科植物长鬃蓼Polygonum longisetum De Bruyn[P.caespitosum Bl.var.longisetum(De Bruyn)Steward;P.blumei Meissn.ex Miq.]的全草。具有解毒,除湿的功效。主治肠炎,菌痢,无名肿毒,瘰疬,毒蛇咬伤,风湿痹痛。


中文名称白辣蓼
别名蓼子草、马蓼、假长尾叶蓼、山蓼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肝、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桃耳七

桃耳七,中药名。为小檗科植物鬼臼桃耳七Podophyllum emodi Wall.var.chinense Sprague的根及根茎。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咳,活血调经,止痛,解铁棒锤中毒的功效。治风湿疼痛,咳喘,胃痛,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桃耳七
别名铜筷子、小叶莲、鸡素苔、奥勒莫色罗玛琼瓦
性味归经味苦,性温;归肝、胃、肺经
药材分类植物
仙半夏

仙半夏,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浸渍甘草等药汁后的制成品。除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尚未发现野生的外,全国各地广布。具有化痰止呕,和胃燥湿之功效。用于咳嗽痰多,痰饮咳逆,中风痰壅不语,胸痹寒湿疼痛。


中文名称仙半夏
别名仙露半夏、露半夏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归肺、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红木香

红木香,中药名。为五味子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KadsuralongipedunculataFinetetGagn.的根或根皮。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具有理气止痛,祛风通络,活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胃痛,腹痛,风湿痹痛,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咽喉肿痛,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红木香
别名紫金皮、金谷香、紧骨香、木腊、广福藤、内风消、冷饭包、大活血、小血藤、大红袍、内红消、小钻、钻骨风、紫金藤、香藤根、过山龙。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红楠

红楠,中药名。为樟科植物红楠MachilusthunbergiiSieb.etZucc.的根皮。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香港、湖南。具有温中,理气和胃,舒筋活络,消肿镇痛之功效。常用于寒滞呕吐,腹泻,小儿吐乳,纳呆食少,扭挫伤,转筋,寒湿脚气。


中文名称红楠
别名小楠木、冬青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红椽木子

红椽木子,中药名。为壳斗科植物刺栲CastanopsishystrixA.DC.的种仁。分布于福建南部、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广西、贵州西南部、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具有健胃消食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泄泻。


中文名称红椽木子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归脾、胃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麻叶绣球果

麻叶绣球果,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绣球绣线菊SpiraeablumeiG.Don的果实。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具有理气和中之功效。用于脘腹胀痛。


中文名称麻叶绣球果
性味归经味辛,性微温。归脾、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滇高良姜

滇高良姜,中药名。为姜科植物喙花姜RhynchanthusbeesianusW.W.Smith的根茎。分布于云南。具有温中开胃之功效。常用于脘腹胀痛,食滞不化。


中文名称滇高良姜
别名良姜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脾、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归胃经性温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45859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