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子藤,中药名。为胡椒科植物苎叶蒟Piper boehmeriaefolium(Miq.)C.DO.和思茅胡椒Piper szemaoense C.DC.的全株。具有舒筋活络,温经利湿,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慼冒风寒,风湿痹痛,胃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
朱砂藤,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朱砂藤Cynanchumofficinale(Hemsl.)TsiangetZhang的根。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除湿,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胃脘痛,跌打损伤。
扶芳藤,中药材名。为卫矛科植物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 (Turcz.) Hand.-Mazz.的带叶茎枝。具有行气活血,止血散瘀,利湿止泻的功效。主治腰膝酸痛,风湿痹痛,咯血,吐血,血崩,月经不调,子宫脱垂,水肿,久泻,跌打骨折,创伤出血。
爬藤榕,中药名。为桑科植物爬藤榕FicussarmentosaBuch.-Ham.exJ.E.Smithvar.impressa(Champ.exBenth.)Corner[F.impressaBenth.;F.martiniiLevl.erVant.]的根、茎。分布于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神经性头痛,小儿惊风,胃痛,跌打损伤。
苦白蹄,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药用拟层孔菌Fomitopsisofficinalis(Vill.exFr.)Bond.etSing.的子实体。分布于华北及黑龙江、吉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止咳平喘,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利尿,解蛇毒之功效。常用于咳嗽,哮喘,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胃痛,咽喉肿痛,牙周炎,尿路结石,水肿,毒蛇咬伤。
地仙桃,中药名。为紫草科植物梓木草LithospermumzollingeriDC.的果实。分布于华北、华中及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四川、贵州、西藏等地。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胃脘冷痛作胀,泛吐酸水,跌打肿痛,骨折。
入地金牛,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nitidum(Roxb.)DC.[FagaranitidumRoxb.]的根或枝叶。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具有祛风通络,胜湿止痛,消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跌打骨折,疝痛,咽喉肿痛,胃疼,蛔劂腹痛,牙痛,疮痈瘰疬,烫伤。
夏蜡梅,中药名。为蜡梅科植物夏蜡梅CalycanthuschinensisChengetS.Y.Chang的花和根。分布于浙江省。具有健胃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胃气痛。
沙芥,中药名。为十字花科植物沙芥Pugioniumcornutum(L.)Gaertn.、斧翅沙芥PugioniumdolabratumMaxim.的全草。沙芥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斧翅沙芥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地。具有行气,止痛,消食,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胸胁胀满,消化不良,食物中毒。
白芥,中药名。为十字花科白芥属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的嫩茎叶。具有温中散寒,利气化痰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咳嗽痰喘。
因篇幅关系,以归胃经性温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4585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