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桂花,中药名。为海桐花科海桐花属植物短萼海桐Pittosporumbrevicalyx(Oliv.)Gagnep.的全株。植物短萼海桐,分布于我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祛风活血,消肿止痛,解毒之功效。主治小儿惊风,腰痛,跌打损伤,疮疥肿毒,毒蛇咬伤。
山野芋,中药名。为天南星科芋属植物大野芋Colocasiagigantea(Blume)Hook.f.的根茎。植物大野芋,分布于我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疮疡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山大刀根,中药名。为茜草科九节属植物九节Psychotriarubra(Lour.)Poir.的根。植物九节,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南部至东部各地。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风湿痛,感冒发烧,咽喉肿痛,胃痛,疟疾,痔疮,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望江南子,中药名。为豆科植物望江南CassiaoccidentalisL.的种子。具有清肝,健胃,通便,解毒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头晕头胀,消化不良,胃痛,痢疾,便秘,痈肿疔毒。
野巴子,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细皱香薷Elsholtzia ruguloss Hemsl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化积的功效。主治伤风感冒,烂疮,消化不良,腹痛腹胀。
岩风子,中药名。为铁线蕨科植物假鞭叶铁线蕨AdiantummalesianumGhatak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淋证,水肿,乳痈,疮毒。
野拔子,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细皱香薷ElsholtziarugulosaHemsl.的全草。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具有解表退热,化湿和中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呕吐泄泻,痢疾,烂疮,鼻衄,咳血,外伤出血。
扭子菜,中药名。为桔梗科植物同钟花Homocodonbrevipes(Hemsl.)Hong[Heterocodonbrevipes(Hemsl.)Hand.-Mazz.etNannf.;WahlenbergiabrevipesHemsl.]的全草。分布于四川西部、贵州西南部及云南。具有清热,止咳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发热,口腔糜烂。
余甘子,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L.的果实。具有清热利咽,润肺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白喉,烦热口渴,高血压。
因篇幅关系,以归胃经性凉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3643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