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藤,中药名。为豆科相思子属植物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 L.的茎叶。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主治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乳痈疮疖,肝炎。
南山藤,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南山藤Dregeavolubilis(L.f.)Benth.exHook.f.[AsclepiasvolubilisL.f.;Wattakakavolubilis(L.f.)Stapf]的全株或块状茎。南山藤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止痛,清热和胃之功效。常用于感冒,风湿关节痛,腰痛,妊娠呕吐,食管癌,胃癌。
雀梅藤叶,中药名。为鼠李科雀梅藤属植物雀梅藤Sageretiathea(Osbeck)Johnst.的叶。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疮疡肿毒,汤火伤,疥疮,漆疮。
小叶眼树莲,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小叶眼树莲Dischidiaminor(Vahl.)Merr.的叶。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常用于高热伤津,口渴欲饮,目赤肿痛。
小叶小羽藓,中药名。为柳叶藓科植物小叶小羽藓Haploclacdiummicriphyllum(Hedw)Broth的全草。分布于黑龙江、吉林、陕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北、湖南、云南及西藏等省区。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利尿,清肺利咽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外感风热,乳痈,肺痈,小便不利,咽肿痛。
泽藓,中药名。为珠藓科植物泽藓PhilonotisfontanaBrid.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感冒,咳嗽,痈肿疮毒,烧烫伤。
苦楝菌,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密集木层孔菌Phellinusdensus(Lloyd)Teng的子实体。分布于河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杀虫,解热之功效。常用于疳积,血吸虫病。
金老梅花,中药名。为蔷微科植物金老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的花。具有化湿健脾的功效。主治湿阻脾胃,食欲不振,身面浮肿,赤白带下,乳腺炎。
地黄连,中药名。为楝科地黄连属植物滇黔地黄连Munronia henryi Harms的全株。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的功效。主治感冒高热,疟疾,肺炎,咳喘,吐血,胃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地红子,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小叶平枝栒子CotoneasterhorizontalisDecne.var.perpusillusSchneid.的根。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清热,除湿,止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痢疾,白带,吐血,痛经。
因篇幅关系,以归胃经性凉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3616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