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根,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玉簪Hostaplantaginea(Lam.)Ascherson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下骨鲠的功效。主治痈肿疮疡,乳痈,瘰疬,咽喉肿痛,骨鲠。
油桐根,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油桐Verniciafordii(Hemsl.)AiryShaw的根。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下气消积,利水化痰,驱虫之功效。常用于食积痞满,水肿,哮喘,瘰疬,蛔虫病。
鸢根,中药名。为鸢尾科植物鸢尾IristectorumMaxim.的根茎。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具有消积杀虫,破瘀行水,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食积胀满,蛔虫腹痛,症瘕臌胀,咽喉肿痛,痔瘘,跌打伤肿,疮疖肿毒,蛇犬咬伤。
栀子根,中药名。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山栀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根。植物山栀,分布于我国中南、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黄疸型肝炎,痢疾,胆囊炎,感冒高热,吐血,衄血,尿路感染,肾炎水肿,乳腺炎,风火牙痛,疮痈肿毒,跌打损伤。
广豆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tonkinensisGagnep.的干燥根及根茎。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越南北部也有分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鬼灯笼根,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白花灯笼ClerodendronfortunatumL.的根或根皮。分布于江西南部和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咽痛,衄血,赤痢,疮疥,瘰疬,跌打肿痛。
肖鸢尾根,中药名。为鸢尾科植物肖鸢尾MoraeairidioidesL.的根茎。我国南方常见栽培。原产非洲南部。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
甘草头,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根茎上端的芦头部分。具有活血解毒,缩尿止遗之功效。用于上部痈肿,小儿遗尿。
青头菌,中药名。为红菇科真菌绿红菇Russulavirescens(Schaeff.)Fr.[Agari-cusvirescensSchaeff.]的子实体。分布于西南及吉林、辽宁、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西藏等地。具有清肝明目,理气解郁之功效。常用于肝热目赤,目暗不明,妇女肝郁内热,胸闷不舒。
蟹,中药名。为弓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H.Milne-Edwards和日本绒螯蟹Eriocheirjaponicuas(deHaan)的肉和内脏。中华绒螯蟹分布于我国沿海各地;日本绒螯蟹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等地。具有清热,散瘀,消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产后瘀滞腹痛,筋骨损伤,痈肿疔毒,漆疮,烫伤。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因篇幅关系,以归胃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5817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