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伸筋草,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短冠草SopubiatrifidaBuch.-Ham.的全草。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具有祛风除湿,温里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胃脘冷痛,肾虚腰痛。
小发散,中药名。为清风藤科植物簇花清风藤SabiafasciculataLecomteexL.Chen的全株。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跌打瘀肿。
云南柴桂,中药名。为樟科新樟属植物新樟Neocinnamomumdelavayi(Lec.)Liou的叶、枝或皮。分布于四川、云南及西藏。具有祛风活络,散寒止痛,止血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胃寒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疼痛,外伤出血。
红五加,中药材名。本品为葡萄科植物毛枝崖爬藤的根。全年可采。功能主治为:行气活血,强筋壮骨。
茸毛木蓝,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茸毛木蓝IndigoferastachyoidesLindl.,以根入药。功能主治为:活血止痛,舒筋活络,滋阴补肾,补气摄血。主治崩漏,跌打风湿,肝硬化,疳积,痢疾;溃疡日久气血两虚。
红花青藤,中药名。为莲叶桐科青藤属植物红花青藤Illigera rhodantha Hance的根或茎藤。具有祛风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
对叉疔药,中药名。为西番莲科植物杯叶西番莲PassifloracupiformisPassif的根、茎叶。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养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风湿性心脏病,血尿,白浊,半身不遂,疔疮,外伤出血,痧气腹胀疼痛。
醋柳果,中药名。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果实。具有活血散瘀,化痰宽胸,补脾健胃,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胃痛,胃溃疡,咽喉肿痛、气管炎、肺结核、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及肠炎痢疾。
耐冬果,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小叶栒子(CotoneastermicrophyllusLindl.)的叶。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味酸涩,性温。归心经。具有止血,生肌的功效。用于止血,刀伤等病症。
山海棠,中药材名。为秋海棠科植物云南秋海棠Begonia yunnanensis Levl.的全草或根、果实。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白带过多,胃痛,小儿疝气,跌打损伤。
因篇幅关系,以味涩性温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2964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