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总花草,中药材名。本品为蔷薇科黄总花草SpenceriaramalanaTrim.,以根入药。功能主治为:解毒消炎,收敛止血。主治久痢,水泻。
紫三角,中药材名。为紫茉莉科紫三角Bougainvillea glabra Choisy的花。具有活血调经,化温止带的功效。主治妇女赤白带下,月经不调。
紫椿,中药名。为楝科植物紫椿Toonamicrocarpa(C.DC.)C.Y.Wu的根皮、叶、果实。分布于湖北、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燥湿,止血,杀虫之功效。用于溃疡病,胃、肠道出血,血崩,痢疾,肠炎,皮肤瘙痒,痈疖,痔疮。
紫青藤根,中药名。为鼠李科植物牯岭勾儿茶Berchemia kulingensis Schneid.的根。具有祛风利湿,活血化积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慢性湿疹,骨髓炎,妇女闭经,小儿疳积。
紫青藤,中药名。为鼠李科植物牯岭勾儿茶BerchemiakulingensisSchneid.的根或茎藤。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健脾消疳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产后腹痛,痛经,经闭,外伤肿痛,小儿疳积,毒蛇咬伤。
心叶荚蒾根,中药名。为忍冬科植物显脉荚蒾ViburnumnervosumD.Don的根。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及西藏。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利气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腰胁气胀。
崖姜,中药名。为蕨类水龙骨科崖姜属植物崖姜Pseudodrynaria coronans(Wall.)Ching的根状茎。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中耳炎。
姜炭,中药名。为姜科姜属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经炒炭形成的炮制品。具有温经止血,温脾止泻的功效。主治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阳虚泄泻。
炮姜,中药名。为姜科姜属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干燥根茎的炮制品。具有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的功效。主治虚寒出血证、腹痛、腹泻等。
木半夏,中药名。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木半夏ElaeagnusmultifloraThunb.的叶、果实及根。分布于华东及中原、西南地区、湖北、湖南、广东。叶具有平喘,活血之功效;根具有行气活血,止泻,敛疮之功效;果实具有平喘,止痢,活血消肿,止血之功效。果实用于哮喘、痢疾、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痔疮下血,肿毒;叶用于哮喘、跌打损伤;根用于跌打损伤,虚弱劳损,泻痢,肝炎,恶疮疥疮。
因篇幅关系,以味涩性温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298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