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掌七,中药名。为景天科植物粗糙红景天 Rhodiola scabrida( Franch.)S.H Fu 【Sedum scabridum Franch.】的全草。具有益气补血、续溺接骨、止血的功效。主治气血虚弱、头晕心悸、气短乏力、筋伤骨折、外伤出血、痢疾。
蝴蝶暗消,中药名。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粉质花马兜铃Aristolochia transsecta(Chatt.)C.Y.Wu ex S.M Hwang【Isotrema transsecta Chatt.】的根。具有理气止壮、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气滞食积、胃痛、腹胀、风湿关节痛。
二色内风消,中药名。为五味子科植物二色五味子Schisandrabicolor的根、藤茎。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具有通经活络,健脾开胃之功效。常用于劳伤脱力,四肢酸麻,胸闷,纳呆。
岩泽兰,中药材名。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岩泽兰的全草。全年可采。功能主治为:活血调经,治跌打损伤。
岩蜈蚣,中药名。为秋海棠科植物盾叶秋海棠BegoniaPeltatifoliaH.L.Li的带根茎全草。分布于湖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舒筋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岩五加,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五叶参Pentapanaxleschenaultii(DC.)Seem.的茎皮、根皮。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止咳平喘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胃脘痛,咳嗽,哮喘。
吊岩风,中药名。为葡萄科植物异叶爬山虎Parthenocissusheterophylla(B1.)Merr.的根、茎或叶。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胃脘痛,偏头痛,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埋博树,中药名。为壳斗科植物毛叶青冈Cyclobalanopsiskerrii(Craib)Hu[QuercuskerriiCraib]和毛枝青冈Cyclobalanopsishelferiana(A.DC.)Oerst的树皮及壳斗。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涩肠止泻,解毒,截疟之功效。常用于腹泻,疟疾。
獭子树,中药名。为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獭子树EvodiameliaefoliaBenth.的根、叶、果实。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具有(果实)暖胃止痛,(根叶)清热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果实)胃痛吐清水,(根、叶)用于肺结核,疮痈疖肿。
心叶兔耳风,中药材名。本品为菊科心叶兔耳风AinsliaeabonatiiBeauvd.,以根入药。功能主治为:祛风湿,舒筋络。主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关节脱臼。
因篇幅关系,以味涩性温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298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