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炭,中药名。为荆芥的炮制加工品。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用于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樱额,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毛叶稠李Padusracemosa(Lam.)Gilib.var.pubescens(RegeletTiling)Schneid.的果实。具有健脾止泻的功效。主治脾虚泄泻。
枳焊,中药名。为鼠李科植物枳的根。具有行气活血的功效,主治虚劳吐血,风湿筋骨痛。
狮子七,中药名。为景天科植物狭叶红景天Rhodiolakirilowii(Regel)Maxim.的根及根茎。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养心安神,活血化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气虚体弱,短气乏力,心悸失眠,头昏眩晕,胸闷疼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崩漏,吐血,痢疾,腹泻。
蜈蚣草根,中药名。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蜈蚣草PterisvittataL.的根。植物蜈蚣草,分布于我国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具有避秽驱虫之功效。主治流行性感冒。
红牛毛刺,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腺毛莓RubusadenophorusRolfe的根或叶。分布于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根具有止痛,止痢,和血调气之功效。根常用于痨伤疼痛,吐血,痢疾,疝气。叶外用适用于黄水疮。
椎连栎,中药材名。本品为壳斗科椎连栎QuercusfranchetiiSkan,以茎内皮、寄生入药。功能主治为:止咳,定喘。主治感冒。
锥连栎,中药名。为壳斗科植物锥连栎QuercusfranchetiiSkan的茎白皮。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感冒,咳嗽痰多,气喘。
辽东栎壳斗,中药材名。本品为壳斗科植物辽东栎果实外的总苞。功能主治为:收敛,止血,止泻。治便血,子宫出血,白带,泻痢,疮肿。
辽东栎,中药材名。本品为壳斗科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Koidz.,以果实、壳斗、树皮、根皮入药。功能主治为:果:健脾止泻,收敛止血。壳斗:收敛,止血,止泻。树皮及根皮:收敛,止泻。主治脾虚腹泻,久痢,痔疮出血,脱肛便血,子宫出血,白带,恶疮,痈肿。
因篇幅关系,以味涩性温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298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