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蔻,中药材名。本品为姜科植物艳山姜的种子。七、八月采收种子,晒干。功能主治为: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燥湿祛寒,除痰截疟,健脾暖胃。治心腹冷痛,胸腹胀满,痰湿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
大酸浆草,中药名。为蓼科植物戟叶酸模RumexhastatusD.Don的根或全草。具有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止咳,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头痛,风湿关节痛,咳喘,跌打损伤,崩漏。
大花列当,中药名。为列当科植物四川列当OrobanchemegalanthaH.Smith的全草。分布于四川、西藏。具有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妇女崩漏,鼻衄。
大麦泡,中药材名。本品为蔷薇科大麦泡RubuscorchorifoliusL.[R.althaeoidesHance],以根皮、叶入药。功能主治为:消食积,止泻痢,解毒,活血,调经,止血。主治食积饱胀,肚痛腹泻,红白痢疾,红崩带下。外用治跌打损伤,黄水疮。
香柏,中药名。为松科植物雪松Cedrusdeodara(Roxb.)G.Don的叶、木材。原产阿富汗、印度。我国北京、旅顺、大连、青岛、徐州、上海、南京、杭州、南平、台湾、昆明等地有栽培。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血之功效。用于痢疾,肠风便血,水肿,风湿痹痛,麻风病。
香花刺,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单瓣白木香RosabanksiaeAit.var.normalisRegel的根皮。分布于西南及甘肃、陕西、河南、湖北等地。具有活血调经,消肿散瘀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外伤红肿。
红香藤,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藤黄檀 Dalbergia hancei Benth的茎或根。夏、秋采。具有行气止痛、温经通络的功效,主治肝郁气滞胁痛、腹痛、痹证,腰背冷痛。
香石藤,中药名。为木兰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Schisandralancifolia(Rehd.et.Wils)A.C.Smith的茎藤及根。分布于四川、云南。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腰痛。
桫拉木,中药名。为翅子藤科植物五层龙SalaciaprinoidesDC.的根。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血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证,血瘀腰痛。
黑虎七,中药名。为蕨类裸子蕨科凤丫蕨属植物中华凤丫蕨ConiogrammeintermediaHieron.,以根状茎入药。具有清利湿热、祛风活血的功效。主治小便淋涩、痢疾、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疮毒、跌打损伤。
因篇幅关系,以味涩性温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294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