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归大肠经性平的中药

扛板归根

扛板归根,中药名。为蓼科植物扛板归PolygonumperfoliatumL.的根。全国均有分布。具有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对口疮,痔疮,肛瘘。


中文名称扛板归根
别名杠板归根、河白草根
性味归经味酸、苦,性平。归心、大肠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水葫芦七

水葫芦七,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羽裂蟹甲草Sinacaliatangutica(Maxim.)B.Nord.的根茎。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及四川等地。具有祛风,平肝,顺气化痰之功效。用于风湿疼痛,头痛眩晕,偏瘫,胸胁胀满,咳嗽痰多。


中文名称水葫芦七
别名登云鞋、猪肚子、鸡多囊、角麻、羊角天麻、山萝卜、花萝卜、水萝卜
性味归经味辛、微苦,性平。归肺、大肠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猫眼睛

猫眼睛,中药名。为玄参科沟酸浆属植物宽叶沟酸浆MimulustenellusBangevar.platyphllus(Franch.)Tsoong的全草。植物宽叶沟酸浆,分布于四川、云南。具有收敛止泻,止带之功效。主治湿热痢疾,脾虚泄泻,白带。


中文名称猫眼睛
性味归经味涩,性平。入脾、大肠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猫爪子

猫爪子,中药名。为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展枝唐松草ThalictrumsquarrosumSteph.的根及根茎或全草。植物展枝唐松草,分布于我国陕西北部、山西、河北北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具有清热解毒,制酸之功效。主治急性结膜炎,传染性肝炎,痢疾,胃病吐酸。


中文名称猫爪子
性味归经味苦,性平。归肝、大肠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黄石脂

黄石脂,中药名。为硅酸盐类水云母族矿物水云母Hydromica一伊利石(含氢氧化铁)或(和)高岭石族矿物高岭石,多水高岭石为主要组分的细分散多矿物集合体。具有健脾涩肠,止血敛疮的功效。主治泄痢脓血,痈疽恶疮,久不收口。


中文名称黄石脂
别名黄符
性味归经味苦,性平;归脾、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猬脂
猬脂,中药名。为猬科猬属动物刺猬ErinaceuseuropaeusLinnaeus,大耳猬属动物达乌尔猬HemiechinusdauricusSundevall或大耳猬HemiechinusauritusGmelin的脂肪油。动物刺猬,分布于我国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动物达乌尔猬,分布于我国东北及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动物大耳猬,分布于我国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具有止血,杀虫之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秃疮,疥癣,耳聋。
中文名称猬脂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入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声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慕荷

慕荷,中药名。为虎耳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鬼灯擎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l.的根茎。具有清热化湿,止血生肌的功效。主治湿热下痢,久泻,白浊,带下,崩漏,吐血,衄血,大便出血,疮毒,金疮。


中文名称慕荷
拉丁文名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l.
别名黄药子、索骨丹、老汉求、猪屎七、秤杆七、老蛇盘、天蓬伞、红苕七、麻鹞子、红药子、金毛狗
性味归经味酸、涩, 性平;归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乔木刺桐

乔木刺桐,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刺木通ErythrinaarborescensRoxb.的根、叶、果。分布于云南、西藏、四川、贵州及海南。具有清热驱风,健脾利湿之功效。常用于头胀痛,痢疾。


中文名称乔木刺桐
别名鹦哥叶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平。归肺、大肠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绣球防风

绣球防风,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绣球防风LeucasciliataBenth.的全草。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疏肝活血,祛风明目,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妇女血瘀经闭,胁肋疼痛,小儿雀目,青盲翳障,痈疽肿毒,杨梅结毒,疥癣,皮疹。


中文名称绣球防风
别名白元参、绣球草、蜜蜂草、紫药、蜂窝花、包团草、泡花草、小萝卜、月亮花、疙瘩草、指风草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平。归心、肝、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栗,中药名。为壳斗科植物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的种仁、叶、花或花序、外果皮、内果皮。栗子:益气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消肿,止血。主治脾虚泄泻,反胃呕吐,脚膝酸软,筋骨折伤肿痛,瘰疬,吐血,衄血,便血。 栗叶:清肺止咳,解毒消肿。主治百日咳,肺结核,咽喉肿痛,肿毒,漆疮。 栗花:清热燥湿,止血,散结。主治泄泻,痢疾,带下,便血,瘰疬,瘿瘤。栗壳:降逆生津,化痰止咳,清热散结,止血。主治反胃,呕哕,消渴,咳嗽痰多,百日咳,腮腺炎,瘰疬,衄血,便血。 栗荴:散结下气,养颜。主治骨鲠,瘰疬,反胃,面有皱纹。
中文名称
别名板栗、栗实、㯢子、㭺子、栗果、大栗
性味归经栗子:味甘、微咸,性平;归脾、肾经、栗叶:味微甘,性平;归肺经、栗花:味微苦、涩,性平;归肺、大肠经、栗壳:味甘、涩,性平;归肺、肝、胃经、栗荴:味甘、涩,性平;归肝、肾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归大肠经性平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41400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