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归大肠经性平的中药

三叶豆

三叶豆,中药名。为豆科植物滇南杭子梢CampylotropisharmsiiA.K.Schindl.的根。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具有清热利湿,祛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跌打损伤,刀伤。


中文名称三叶豆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肝、肺、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猪屎豆

猪屎豆,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猪屎豆CrotalariapallidaAit.的全草。分布于山东、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之功效。用于痢疾,湿热腹泻,小便淋沥,小儿疳积,乳腺炎。


中文名称猪屎豆
别名白猪屎豆、野苦豆、大眼兰、野黄豆草、猪屎青、野花生、大马铃、水蓼竹、响铃草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平,归大肠、膀胱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马骝卵

马骝卵,中药名。为骨碎补科植物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L.) presl的块茎。具有清热利湿,止血的功效。主治咳嗽,吐血,泄泻,痢疾,疳积,血淋,疝气。


中文名称马骝卵
别名蕨薯、凤凰蛋、落地珍珠、麻雀蛋、凉水果、犸骝卵、石窝蛋、猫蛋果、蛇蛋参、雉鸡蛋
性味归经味甘、涩,性平;归肺、脾、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榆蘑

榆蘑,中药名。为真菌类担子菌纲目白蘑科离褶伞属榆蘑Pleurotusulmarius(Bull.exFr.)Quél的子实体。分布于黑龙江、吉林、青海等地。具有滋补强壮,止痢之功效。常用于虚弱痿症,痢疾。


中文名称榆蘑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榆耳

榆耳,中药名。为革菌科真菌粘韧革菌GloeostereumincarnatumS.Ito.etImai的子实体。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痢之功效。常用于红白痢疾。


中文名称榆耳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柘耳

柘耳,中药名。为寄生于桑科柘属植物柘树MacluratricuspidataCarr.上的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L.exHook.)Underw.。分布于全国各地。具有清肺解毒,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肺痈咳吐脓血,肺燥干咳。


中文名称柘耳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入肺、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晕药

晕药,中药名。为蓼科蓼属植物火炭母草PolygonumchinenseL.的全草。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平肝明目,活血舒经之功效。用于泄泻,痢疾,咽喉肿痛,白喉,肺热咳嗽,百日咳,肝炎,带下,痈肿,中耳炎,湿疹,眩晕耳鸣,角膜云翳,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晕药
性味归经味甘、酸,性平。归肺、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青杠碗

青杠碗,中药名。为壳斗科植物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Bl.的果壳或果实。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具有止咳,止泻,止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咳嗽,久泻,久痢,痔漏出血,头癣。


中文名称青杠碗
别名青?转、毛猴儿、虫波罗、橡子肉、青?碗、青枫转、栗橡子、栗江子。
性味归经味苦、涩,性平。归肺、肝、脾、胃、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岩参

岩参,中药名。为胡椒科植物岩参PiperpubicatulumC.DC.的藤茎及叶。分布于云南南部至西南部。具有行气止痛,止泻痢之功效。常用于脘腹胀痛,泻痢腹痛,牙痛。


中文名称岩参
性味归经味辛,性平。归肝、脾、胃、大肠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库页悬钩子

库页悬钩子,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库页悬钩子RubussachalinensisLévl.的茎叶。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具有清肺止血,解毒止痢之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痢疾,泄泻。


中文名称库页悬钩子
别名野悬钩子
性味归经味苦、涩,性平。归心、肺、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归大肠经性平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41400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