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豆,中药名。为豆科植物滇南杭子梢CampylotropisharmsiiA.K.Schindl.的根。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具有清热利湿,祛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跌打损伤,刀伤。
猪屎豆,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猪屎豆CrotalariapallidaAit.的全草。分布于山东、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之功效。用于痢疾,湿热腹泻,小便淋沥,小儿疳积,乳腺炎。
马骝卵,中药名。为骨碎补科植物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L.) presl的块茎。具有清热利湿,止血的功效。主治咳嗽,吐血,泄泻,痢疾,疳积,血淋,疝气。
榆蘑,中药名。为真菌类担子菌纲目白蘑科离褶伞属榆蘑Pleurotusulmarius(Bull.exFr.)Quél的子实体。分布于黑龙江、吉林、青海等地。具有滋补强壮,止痢之功效。常用于虚弱痿症,痢疾。
榆耳,中药名。为革菌科真菌粘韧革菌GloeostereumincarnatumS.Ito.etImai的子实体。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痢之功效。常用于红白痢疾。
柘耳,中药名。为寄生于桑科柘属植物柘树MacluratricuspidataCarr.上的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L.exHook.)Underw.。分布于全国各地。具有清肺解毒,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肺痈咳吐脓血,肺燥干咳。
晕药,中药名。为蓼科蓼属植物火炭母草PolygonumchinenseL.的全草。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平肝明目,活血舒经之功效。用于泄泻,痢疾,咽喉肿痛,白喉,肺热咳嗽,百日咳,肝炎,带下,痈肿,中耳炎,湿疹,眩晕耳鸣,角膜云翳,跌打损伤。
青杠碗,中药名。为壳斗科植物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Bl.的果壳或果实。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具有止咳,止泻,止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咳嗽,久泻,久痢,痔漏出血,头癣。
岩参,中药名。为胡椒科植物岩参PiperpubicatulumC.DC.的藤茎及叶。分布于云南南部至西南部。具有行气止痛,止泻痢之功效。常用于脘腹胀痛,泻痢腹痛,牙痛。
库页悬钩子,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库页悬钩子RubussachalinensisLévl.的茎叶。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具有清肺止血,解毒止痢之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痢疾,泄泻。
因篇幅关系,以归大肠经性平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414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