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归大肠经性寒的中药

三棵针

三棵针,中药名。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九连小檗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和刺黑珠B. sargentiana Schneid.或川西小檗B. Wilsonae Hemsl.或细叶小檗B. poiretii Schneid.或拟豪猪刺B. soulieana Schneid.以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全株或根皮茎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泻痢、黄疸、湿疹、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


中文名称三棵针
拉丁文名Radix Berberidis Wilsonae
别名钢针刺、刺黄莲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胃、大肠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龙珠

龙珠,中药名。为茄科植物龙珠Tubocapsicumanomalum(Franch.etSav.)Makino的全草或根、果实。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小便之功效。常用于小便淋痛,痢疾,疔疮。


中文名称龙珠
别名赤珠、龙珠根、红珠草、类笼珠草、野靛青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全草:归脾、膀胱经。根:归大肠经
毒性无毒《本草拾遗》
药材分类植物
金珠柳

金珠柳,中药名。为紫金牛科植物金珠柳MaesamontanaA.DC.的叶或根。分布于西南至台湾各地。具有清湿热的功效。主治痢疾,泄泻。


中文名称金珠柳
别名大叶良箭、白胡椒、红斑鸠米、野兰、白子木、普洱茶、杜宏山、观音茶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大肠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蛇不见

蛇不见,中药名。为鸢尾科鸢尾属植物单苞鸢尾IrisanguifugaY.T.ZhaoexX.J.Xue的根茎。植物单苞鸢尾,分布于安徽、湖南、广西等地,其他地区常见栽培。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主治毒蛇咬伤,毒蜂螫伤,痈肿疮毒,跌打瘀肿。


中文名称蛇不见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入心、肝、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败酱

败酱,中药名。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黄花败酱 Patrinia scabiosa folia Fisch.ex Trev.和白花败酱P.villosa(Thunb.)Juss.【Valeriana villosa Thunb.】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破瘀排脓的功效。主治肠痈,肺痈,痢疾,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热毒痈肿。


中文名称败酱
别名鹿肠、鹿首、马草、泽败、鹿酱、酸益、败酱草、苦菜、苦蕻、野苦菜、苦斋公、豆豉草、豆渣草、观音菜、白苦爹、苦苴、苦叶菜、萌菜、女郎花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微寒;归肺、大肠、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柳叶菜

柳叶菜,中药名。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叶菜EpilobiumhirsutumL.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中南、西南及陕西、新疆、浙江、江西、台湾、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泻,消食理气,活血接骨之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食积,脘腹胀痛,牙痛,月经不调,经闭,带下,跌打骨折,疮肿,烫火伤,疥疮。


中文名称柳叶菜
别名地母怀胎草、水丁香、通经草、水兰花、菜子灵、水接骨丹、水窝窝、九牛造接骨丹、水接骨、继母怀胎、绒棒紫花草、长角草、鱼鳞草、大样干鱼草、光明草、小杨柳、锁匙筒、白带草、怀胎草、白带丹
性味归经味苦、淡,性寒。归肝、脾、胃、大肠经
毒性无毒《湖南药物志》
药材分类植物
鸭脚黄连

鸭脚黄连,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裂叶星果草Asteropyrumcavaleriei(Levl.etVant.)Drumm.etHutch.的根及根茎。分布于湖南西部、广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云南东南部(文山)。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水肿,火眼目赤肿痛。


中文名称鸭脚黄连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脾、大肠、肝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半边旗

半边旗,中药材名。为凤尾蕨科植物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L.的全草或根茎。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泄泻痢疾,黄疸,目赤肿痛,牙痛,吐血,痔疮出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疔疮疖肿,乳痈,皮肤瘙痒,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半边旗
别名半边莲、半边蕨、半凤尾草、半边风药、凤凰尾巴草、单边旗、半边梳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寒;归肝、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痢止蒿

痢止蒿,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痢止蒿AjugaforrestiiDiels的根或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散瘀止痛,驱虫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痢疾,黄疸,热淋,水肿,乳腺炎,脉管炎,痈疮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蛔虫病。


中文名称痢止蒿
别名白龙须、止痢草、无名草、散瘀草、散血草、止痢蒿、痢止草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寒。归肝、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脓见愁

脓见愁,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桤叶黄花稔SidaalnifoliaL.的叶或根。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毒蜂螫伤。


中文名称脓见愁
别名拔脓膏、脓见消、黄花稔、小柴胡、黄花母、黄花草、地马桩、地膏药、牛筋麻、牛肋筋、糯米药、砂宁根、地旁草、地旁蒟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微寒。归大肠、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归大肠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34320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