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归大肠经性寒的中药

西藏水黄连

西藏水黄连,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狭序唐松草ThalictrumatriplexFinetetGagnep.的根茎及根。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具有清热解毒,凉肝,止痢之功效。用于疮痈肿毒,湿热黄疸,痢疾,结膜炎。


中文名称西藏水黄连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心、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冬葵叶

冬葵叶,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野葵MalvaverticillataL.及冬葵MalvacrispaL.的嫩苗或叶。野葵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冬葵我国西南及河北、甘肃、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种植。具有清热,利湿,滑肠,通乳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毒下痢,湿热黄疸,二便不通,乳汁不下,疮疖痈肿,丹毒。


中文名称冬葵叶
别名冬葵苗叶、蓍葵叶、冬苋菜、芪菜巴巴叶、棋盘叶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归肺、大肠、小肠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水松

水松,中药名。为松藻科植物刺松藻Codiumfragile(Sur.)Heriot及长松藻CodiumcylindricumHolm.的藻体。刺松藻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沿岸分布较多;东南沿海较少。长松藻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均有分布,福建、广东沿海较多。具有清暑解毒,利水消肿,驱虫之功效。用于中暑,水肿,小便不利,蛔虫病。


中文名称水松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寒。归膀胱、大肠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蕨,中药名。为蕨科蕨属植物蕨Pteridium aquilinum(L.)Kuhn var.latiusculum(Desv.) Underw.【Pteris latiuscula Desv.】的嫩叶。具有清热利湿,降气化痰,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黄疸,痢疾,带下,噎膈,肺结核咳血,肠风便血,风湿痹痛。


中文名称
别名鳖、蔻、蕨萁、蕨猫草、粉蕨、山甲萁乌糯葛萁、狼萁、如意菜、小金毛狗脊、甜蕨、米蕨
性味归经甘,寒;归肝、胃、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狭眼凤尾蕨

狭眼凤尾蕨,中药名。为凤尾蕨科植物狭眼凤尾蕨PterisbiauritaL.的全草。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收敛止血,止痢之功效。用于痢疾,泄泻,外伤出血。


中文名称狭眼凤尾蕨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苋实

苋实,中药名。为苋科植物苋AmaranthustricolorL.的种子。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有时逸为半野生。具有清热明目,通利二便之功效。用于青盲翳障,视物模糊,白浊血尿,二便不利。


中文名称苋实
别名莫实,苋子,苋菜子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归肝、大肠、膀胱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朴消

朴消,中药名。为硫酸盐类芒硝话矿物硝或人工制品芒硝Mirabilite的粗制品。朴消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天津、山西、陕西、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泻热软坚,泻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常用于实热积滞,腹胀便秘,目赤肿痛,喉痹,痈疮肿毒,乳痈肿痛,痔疮肿痛,停痰积聚,妇人瘀血腹痛。


中文名称朴消
性味归经味苦、咸,性寒。归胃、大肠经
药材分类矿物
崖松

崖松,中药名。为景天科植物细叶景天SedumelatinoidesFranch.的带根全草。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及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热毒痈肿,丹毒,睾丸炎,烫火伤,湿疮,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中文名称崖松
性味归经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毛发唐松草

毛发唐松草,中药名。为毛菜科唐松草属植物毛发唐松草ThalictrumtrichopusFranch.的根及根茎。植物毛发唐松草,分布于四川和云南。具有清热解毒,燥湿之功效。主治热盛心烦,肺炎,小儿高热惊风,肠炎,痢疾,百日咳,膀胱炎,结膜炎,咽喉炎,痈肿疮疖。


中文名称毛发唐松草
别名珍珠莲《云南中草药》、马尾黄连(云南)、水黄连(四川)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入肺、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岩扫把

岩扫把,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盾叶唐松草ThalictrumichangenseLecoy.exOliv.的全草或根。分布于辽宁、陕西、浙江、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具有清热解毒,燥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湿热痢疾,小儿惊风,目赤肿痛,丹毒游风,鹅口疮,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岩扫把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胃、大肠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归大肠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34320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