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小毒的中药材

蜜柑草

蜜柑草,中药名。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蜜柑草PhyllanthusussuriensisRupr.etMaxim.[PhyllanthusmatsumuraeHayata]的全草。植物蜜柑草,分布于东北及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清肝明目之功效。主治黄疸,痢疾,泄泻,水肿,淋病,小儿疳积,目赤肿痛,痔疮,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蜜柑草
别名夜关门《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地莲子《贵州草药》,鱼鳞草(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鱼眼草、泻胆草《新华本草纲要》。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入胃、大肠经
毒性小毒《贵州草药》
药材分类植物
扭筋草

扭筋草,中药名。为酢浆草科植物紧密酢浆草OxalisstrictaL.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东及河北、山西、河南、台湾、湖南。具有清热消肿,祛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流火,肿毒,淋病,跌打损伤,水火烫伤,疥癣。


中文名称扭筋草
别名老鸦酸、酸溜溜、酸黄瓜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肝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苒苒草

苒苒草,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粉绿铁线莲ClematisglaucaWilld.[C.orien-talisL.var.glaucaMaxim.]的全草。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散结,疏风止痒之功效。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肠炎,痢疾,痈肿疮疖,皮肤瘙痒,蛇虫咬伤。


中文名称苒苒草
别名铁线莲、透骨草、灰绿铁线莲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心、胃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如意草

如意草,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ViolahamiltonianaD.Don[V.arcua-taBl.;V.alataBurgersd]的全草。分布于台湾、广东、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疮疡肿毒,乳痈,跌打损伤,开放性骨折,外伤出血,蛇伤。


中文名称如意草
别名白三百棒、红三百棒
性味归经味辛、微酸,性寒。归心、肝经
毒性有小毒(《云南中草药》)
药材分类植物
蛇眼草

蛇眼草,中药名。为菊科风毛菊属植物线叶风毛菊SaussurearomuleifoliaFranch.的全草或根。植物线叶风毛菊,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解毒,散瘀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炎疼痛,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蛇眼草
别名雨过天青《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大麻草、粉草《云南中草药》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凉
毒性小毒《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分类植物
天文草

天文草,中药名。为菊科金钮扣属植物金钮扣SpilanthespaniculataWall.exDC.的全草。植物金钮扣,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止咳平喘,解毒利湿,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感冒,咳嗽,哮喘,百日咳,肺结核,痢疾,肠炎,疮疖肿毒,风湿性关节炎,牙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天文草
别名雨伞草、散血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拟千日菊、山天文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红铜水草《云南中草药选》,大黄花、黄花苦草、苦草、过海龙、山骨皮、黑节关《全国中草药汇编》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微温。入肺、胃、脾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瓦草

瓦草,中药名。为石竹科蝇子草属植物瓦草SileneviscidulaFranch.的根。植物瓦草,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贵州、西藏(东南)。具有镇痛,清热,化痰,利尿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胃脘痛,热淋,肺热咳嗽,外伤出血,疮疖肿毒。


中文名称瓦草
别名白前《滇南本草》,滇白前《植物名实图考》,青骨藤、大牛膝、九大牛《云南中草药选》,金柴胡《云南中草药》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凉。入肺、肝、膀胱经
毒性小毒《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分类植物
敦盛草

敦盛草,中药名。为兰科植物大花杓兰CypripediummacranthumSw.的根。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及西藏等地。具有利尿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下肢水肿,淋症,白带,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敦盛草
别名敦朴江区
性味归经味苦,性微温。归膀胱、肾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金线草
金线草,中药名。为蓼科植物金线草Antenoronfiliforme(Thunb.)RobertyetVautier[PolygonumfiliformeThunb.]、短毛金线草Antenoronneofiliforme(Nakai)Hara的全草。金线草分布于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短毛金线草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等地。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咳血,吐血,便血,血崩,泄泻,痢疾,胃痛,经期腹痛,产后血瘀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瘰疬,痈肿。
中文名称金线草
别名重阳柳、蟹壳草、毛蓼、白马鞭、人字草、九盘龙、毛血草、野蓼、一串红、蓼子七、化血七、大蓼子、九节风、大叶辣蓼、鸡心七。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凉。归肺、肝、脾、胃经
毒性有小毒《广西中药志》
药材分类植物
三叶铜钱草

三叶铜钱草,中药名。为酢浆草科植物白花酢浆草OxalisacetosellaL.的全草。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之功效。常用于劳伤疼痛,跌打损伤,麻疯,无名肿毒,疥癣,小儿口疮,烫火伤,淋浊带下,尿闭。


中文名称三叶铜钱草
别名山酢浆草
性味归经味酸、微辛,性平。归心、肝、膀胱经
毒性小毒(《贵州民间药物》)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小毒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501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