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柑草,中药名。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蜜柑草PhyllanthusussuriensisRupr.etMaxim.[PhyllanthusmatsumuraeHayata]的全草。植物蜜柑草,分布于东北及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清肝明目之功效。主治黄疸,痢疾,泄泻,水肿,淋病,小儿疳积,目赤肿痛,痔疮,毒蛇咬伤。
扭筋草,中药名。为酢浆草科植物紧密酢浆草OxalisstrictaL.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东及河北、山西、河南、台湾、湖南。具有清热消肿,祛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流火,肿毒,淋病,跌打损伤,水火烫伤,疥癣。
苒苒草,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粉绿铁线莲ClematisglaucaWilld.[C.orien-talisL.var.glaucaMaxim.]的全草。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散结,疏风止痒之功效。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肠炎,痢疾,痈肿疮疖,皮肤瘙痒,蛇虫咬伤。
如意草,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ViolahamiltonianaD.Don[V.arcua-taBl.;V.alataBurgersd]的全草。分布于台湾、广东、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疮疡肿毒,乳痈,跌打损伤,开放性骨折,外伤出血,蛇伤。
蛇眼草,中药名。为菊科风毛菊属植物线叶风毛菊SaussurearomuleifoliaFranch.的全草或根。植物线叶风毛菊,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解毒,散瘀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炎疼痛,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天文草,中药名。为菊科金钮扣属植物金钮扣SpilanthespaniculataWall.exDC.的全草。植物金钮扣,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止咳平喘,解毒利湿,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感冒,咳嗽,哮喘,百日咳,肺结核,痢疾,肠炎,疮疖肿毒,风湿性关节炎,牙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瓦草,中药名。为石竹科蝇子草属植物瓦草SileneviscidulaFranch.的根。植物瓦草,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贵州、西藏(东南)。具有镇痛,清热,化痰,利尿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胃脘痛,热淋,肺热咳嗽,外伤出血,疮疖肿毒。
敦盛草,中药名。为兰科植物大花杓兰CypripediummacranthumSw.的根。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及西藏等地。具有利尿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下肢水肿,淋症,白带,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三叶铜钱草,中药名。为酢浆草科植物白花酢浆草OxalisacetosellaL.的全草。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之功效。常用于劳伤疼痛,跌打损伤,麻疯,无名肿毒,疥癣,小儿口疮,烫火伤,淋浊带下,尿闭。
因篇幅关系,以小毒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50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