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叶藤,中药名。为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苦郎藤Cissusassamica(Laws.)Graib的根。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江西、福建等地。具有拔脓消肿,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痈疮肿痛,骨髓炎,跌打损伤,扭伤,风湿关节疼痛,骨折。
山乌桕叶,中药名。为大戟科乌桕属植物山乌桕Sapiumdiscolor(Champ.exBenth.)Muell.Arg.的叶。植物山乌桕,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活血,解毒,利湿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湿疹,过敏性皮炎,缠腰火丹,乳痈。
酒饼叶,中药名。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DesmoschinensisLour.[D.cochinchinensissensuMerr.]的叶。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利湿,化瘀止痛,健脾和胃,截疟杀虫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水肿,泄泻,消化不良,脘腹胀痛,疟疾,风疹,跌打损伤,疥癣,烂脚。
毛柄短肠蕨,中药名。为蹄盖蕨科短肠蕨属植物毛柄短肠蕨Allantodiadilatata(Bl.)Ching[Allantodiacrinipes(Ching)Ching]的根茎。植物毛柄短肠蕨,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湿,驱虫之功效。主治肠炎,感冒,肝炎,疮疖,肠道寄生虫病。
短柄南蛇藤茎叶,中药名。为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CelastrusrosthornianusLoes.的茎叶。分布于陕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血,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脘腹痛,牙痛,疝气痛,月经不调,经闭,血崩,肌衄,疮肿,带状疱疹,湿疹。
接筋草,中药名。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石生繁缕Stellaria saxatilis Buch.-Ham.[S.vestita Kurz],以全草入药。具有利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黄疸型肝炎,浮肿,白带,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疼痛;外用治骨折,疮疖。
石血,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石血Trachelospermumjasminoides(Lindl.)Lem.var.heterophyllumTsiang的带叶藤茎。分布于华东、中南及河北、陕西、宁夏、甘肃、台湾、四川、贵州等地。具有祛风湿,强筋骨,补肾止泻之功效。用于风湿久痹,腰膝酸痛,跌打损伤,肾虚腹泻。
血水草,中药名。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EomeconchionanthaHance的全草。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目赤肿痛,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疔疮肿毒,毒蛇咬伤,癣疮,湿疹,跌打损伤,腰痛,咳血。
鸡血七,中药名。为蓼科植物中华抱茎蓼Polygonum amplexicaule D.Don var.sinense Oliv.的根茎。具有活血舒筋,行气止痛,抗菌消炎,止血生肌,收敛止泻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劳伤,菌痢,胃肠炎。
飞龙掌血,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asiatica(L.)Lam.的根或根皮。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胃痛,痛经,经闭,跌打损伤,劳伤吐血,衄血,瘀滞崩漏,疮痈肿毒。
因篇幅关系,以小毒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50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