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小毒的中药材

蓝花绿绒蒿

蓝花绿绒蒿,中药名。为罂粟科植物川西绿绒蒿Meconopsishenrici的全草。分布于甘肃东南部至四川西南部。具有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胃脘疼痛,痛经,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蓝花绿绒蒿
别名黄芙蓉、山莴笋
性味归经味苦,性微温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蜈蚣刺

蜈蚣刺,中药名。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多叶花椒ZanthoxylummultijugumFranch.的根或叶。植物多叶花椒,分布于我国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接骨止血之功效。主治风寒湿痹,牙痛,骨折,外伤出血。


中文名称蜈蚣刺
别名马椒《植物名实图考》,止血丹、马胶根、接骨药《云南中草药》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石栗子

石栗子,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石栗Aleuritesmoluccana(L.)Willd.的成熟种子。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活血,润肠之功效。用于闭经,肠燥便秘。


中文名称石栗子
别名海胡桃、黑桐油、油果、检果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归肝、大肠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羊山刺

羊山刺,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异叶花椒ZanthoxylumovalifoliumWight的枝叶。具有散寒燥湿的功效。主治寒湿脚气疼痛。


中文名称羊山刺
别名散血飞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苦丁

苦丁,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台湾莴苣LactucaformosanaMaxim.的干燥根或全草。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之功效。常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疥癣,痔疮,蛇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苦丁
别名小山萝卜、龙渣口、叉头草、蛾子草、大叶蜈蚣草、杨梅蒜、羊奶草、野苦麻、高脚蒲公英、丁萝卜、双股金钗、乳浆草、九刀参、八楞麻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肝经
毒性小毒(《浙江药用植物志》)
药材分类植物
丁萝卜

丁萝卜,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台湾莴苣LactucaformosanaMaxim.的全草。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四川、贵州等省。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之功效。常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乳痈,疥癣,痔疮,蛇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丁萝卜
别名小山萝卜、苦丁、灰地菜、野莴苣、叉头草、龙喳口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肺、胃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绿绒蒿

绿绒蒿,中药名。为罂粟科绿绒蒿属植物长叶绿绒蒿Meconopsis lancifolia(Franch.)Franch.[Cathcartia lancifolia Franch]和全缘绿绒蒿M.integrifolia(Maxim)Franch.[Cathcartia integrifolia Maxim]的全草或根。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水肿,创伤久不愈合。


中文名称绿绒蒿
性味归经味苦、涩,性寒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绿玉树

大戟科绿玉树(EuphorbiatirucalliL.),以全草入药。多为野生,亦有栽培。分布于广东、广西。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味辛、微酸,性凉,有小毒。具有催乳、杀虫的功效。主治缺乳、癣等病证。


中文名称绿玉树
性味归经味辛、微酸,凉
毒性有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多刺绿绒蒿

多刺绿绒蒿,中药名。为罂粟科植物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horridula的全草。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及西藏等地。具有活血化瘀,清热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胸背疼痛,风热头痛,关节肿痛。


中文名称多刺绿绒蒿
别名乌巴拉色尔布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野绿麻根

野绿麻根,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珠芽艾麻Laporteabulbifera(Sieb.etZucc.)Wedd.的根。分布于东北、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西藏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骨折疼痛,月经不调,劳伤乏力,肾炎水肿。


中文名称野绿麻根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肝、肾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小毒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501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