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子草,中药名。为石竹科绳子草属植物蝇子草SilenefortuneiVis.的干燥带根全草。植物蝇子草,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南部,东达福建、台湾,西至四川和甘肃东南部,北抵山东、河北、山西和陕西南部。具有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之功效。主治痢疾,肠炎,热淋,带下,咽喉肿痛,劳伤发热,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油草,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油草Leptochloachinensis(L.)Nees的全草。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及陕西等地。具有行水破血,化痰散结之功效。常用于症瘕积聚,久热不退。
游草,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游草LeersiahexandraSw.和假稻Leersiajaponica(Makino)Honda的全草。游草分布于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假稻分布于华东、华中及河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疏风解表,利湿,通络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头痛身疼,疟疾,白带,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痹痛麻木。
鸭脚板草,中药名。为毛茛科毛茛属植物扬子毛茛Ranunculus sieboldii Miq.的全草。具有除痰截疟,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疟疾,瘿肿,毒疮,跌打损伤。
幼油草,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花点草Nanocnide japonica Bl.的全草。具有清热,润肺,止血,解毒的功效。主治黄疸,肺劳咳血,潮热,痔疮,痱子。
鱼串草,中药材名。本品为禾本科鱼串草Eragrostischariis(Schult.)Hitchc.,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为:清热利湿。主治暑热病,小便短赤。
阳桃花,中药名。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Averrhoa carambola L.的花蕾。具有截疟,止痛,解毒,杀虫的功效。主治疟疾,胃痛,漆疮,疥癣。
阳桃,中药名。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AverrhoacarambolaL.的果实。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具有清热,生津,利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风热咳嗽,咽痛,烦渴,石淋,口糜,牙痛,疟母,酒毒。
阳桃根,中药名。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AverrhoacarambolaL.的根或根皮。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涩精止带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骨节风,瘫缓不遂,慢性头风,心胃气痛,遗精,白带。
阳遂足,中药名。为阳遂足科动物滩栖阳遂足AmphiuravadicolaMatsumoto的全体。我国各海区沿岸均有分布。具有祛风湿,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疼痛,劳伤疼痛,顽癣。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Y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80个,共73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