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香橼花,中药名。为山柑科植物野香橼花CapparisbodinieriLevl.的根皮。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活络之功效。用于咽喉疼痛,扁桃体炎,牙痛,痈疖疮毒,毒蛇咬伤,痔疮,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叶下花,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白背兔耳风AinsliaeapertyoidesFranch.var.albo-tomentosaBeauverd的全草或根。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止血,消肿散结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外伤出血,瘰疬结核,风寒喘咳。
叶象花,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猩猩草EuphorbiaheterophyllaL.的全草。我国各地及各大植物园都有栽培;在贵州兼有逸为野生者。具有凉血调经,散瘀消肿之功效。用于月经过多,外伤肿痛,出血,骨折。
夜合花,中药名。为木兰科植物夜合花Magnoliacoco(Lour.)DC.的花。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浙江、云南、台湾等地。华南各地多有栽培。具有行气祛瘀,止咳止带之功效。用于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疝气痛,症瘕,跌打损伤,失眠,咳嗽气喘,白带过多。
银灰旋花,中药名。为旋花科植物银灰旋花ConvolvulusammanniiDesr.的全草。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吉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西藏。具有解表,止咳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咳嗽。
鹰爪花根,中药名。为番荔枝科植物鹰爪花Artabotryshexapetalus的根。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截疟之功效。常用于疟疾。
夜花藤,中药名。为防己科植物夜花藤HypserpanitidaMiers的全株。分布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咳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
玉铃花,中药名。为安息香科植物玉铃花StyraxobassiaSieb.etZucc.的果实。具有驱虫的功效。主治蛲虫病。
玉蝉花,中药名。为鸢尾科植物玉蝉花IrisensataThunb.的根茎。具有清热利水,消积理气,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食积饱胀,湿热痢疾,经闭腹胀,水肿。
云支花,中药名。为蓼科植物圆叶蓼PolygonumintramongolicumA.J.Li的全草。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调经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Y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80个,共73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