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筋菜,中药名。为岩梅科植物岩匙BerneuxiathibeticaDecne.的全草。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活血通络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哮喘,跌打损伤。
一颗血,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金雀花ParochetuscommunisBuch.-Ham.exD.Don的全草。具有补肾壮阳,健脾开胃,止血接骨的功效。主治肾虚阳痿,气虚食少,小儿疳积,刀伤出血,跌打骨折。
鸭血,中药名。为鸭科动物家鸭AnasdomesticaLinnaeus.的血液。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具有补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劳伤吐血,贫血虚弱,药物中毒。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一点血,中药名。为秋海棠科植物一点血秋海棠BegoniawilsoniiGagnep.的根茎。分布于四川、贵州等地。具有养血补血,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病后虚弱,劳伤,血虚经闭,崩漏,白带,吐血,咯血,衄血,外伤出血,跌打肿痛。
禹粮土,中药名。为一种含铁粘土。具有清热凉血,去瘀生新,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脉热,脏伤;外治烫火伤。
燕窠土,中药名。为燕科动物金腰燕HirundodauricaLinnaeus的巢泥。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之功效。常用于风疹,湿疮,丹毒,白秃,口疮,小儿惊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异木患,中药名。为无患子科植物异木患AllophylusviridisRadlk.的根、茎及叶。分布于广东、海南各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野大豆藤,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野大豆GlycinesojaSieb.etZucc.的茎、叶及根。分布于东北及河北、陕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清热敛汗,舒筋止痛之功效。用于盗汗,劳伤筋痛,胃脘痛,小儿食积。
咬人狗,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咬人狗火麻树Dendrocnidemeyeniana(Nalp.)Chew的嫩枝叶及根。分布于台湾。具有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瘰疬,痈肿。
药用狗牙花,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药用狗牙花ErvatamiaofficinalisTsiang的根。分布于广东、海南、云南等地。具有清热降压,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高血压,咽喉肿痛,腹痛。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Y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80个,共73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