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五味,中药名。为五味子科植物红花五味子Schisandrarubriflora(Franch.)Rehd.etWils.的成熟果实。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西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常用于久咳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黄花夹竹桃,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黄花夹竹桃Thevetiaperuviana(Pers.)K.Schum的果仁。提取物制成片剂口服;或制成注射液静脉注射。具有强心,利尿消肿之功效。用于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本品生药不可内服,误食可致死。
小人参,中药名。为桔梗科植物心叶党参CodonopsiscardiophyllaDiels.的根。分布于陕西、山西、湖北、四川及贵州等省。具有补虚敛汗之功效。常用于气短、盗汗。
小铜锤,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美形金钮扣SpilanthescallimorphaA.H.Moore的全草。分布于云南。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骨折,闭经,痛经,胃痛,牙痛,风湿关节痛,腰痛,外伤出血。
小药木,中药名。为山矾科植物老鼠矢SymplocosstellarisBrand的叶或根。分布于长江以南及台湾各地。具有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内出血。
蓝玉簪龙胆,中药名。为龙胆科植物蓝玉簪龙胆GentianaveitchiorumHemsl.的全草。分布于西藏米拉山、云南西北部、四川、青海及甘肃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高热神昏,黄疸肝炎,咽喉肿痛,目赤,淋浊。
红花,中药名。为菊科红花属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瘀滞斑疹色暗。
对叉疔药,中药名。为西番莲科植物杯叶西番莲PassifloracupiformisPassif的根、茎叶。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养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风湿性心脏病,血尿,白浊,半身不遂,疔疮,外伤出血,痧气腹胀疼痛。
脉耳草,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脉耳草HedyotiscostataRoxb.[Oldenlandiacostata(Roxb.)K.Schum.]的全草。分布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具有清热除湿,活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疟疾,肝炎,眼结膜炎,风湿骨痛,骨折肿痛,外伤出血。
吊吊果,中药名。为五味子科植物云南五味子SchisandrahenryiClarkevar.yunnanensisA.C.Smith的果实。分布于云南南部。具有敛肺健胃,益肾强壮之功效。常用于久咳,自汗,盗汗,食欲不振,肾虚腰痛,神经衰弱。
因篇幅关系,以归心经性温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264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