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洪膻,中药材名。本品为伞形科茴芹属植物缺刻叶茴芹PimpinellathellugianaWolff,以根或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洗净切段,晒干。功能主治为:温中散寒。用于克山病,心悸,气短,咳嗽。
石刷把,中药名。为松叶蕨科植物松叶蕨Psilotumnudum(L.)Grised.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华南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血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风疹,经闭,吐血,跌打损伤。
消石,中药名。又名芒消、硝石、苦消、北帝元珠、化金石、水石、地霜、生消、焰消、火消、银消。为硝酸盐类硝石族矿物钾硝石Nitrokalite经加工精制成的结晶体或人工制品。分布于山东、江苏、湖南、湖北、贵州、青海、西藏。具有攻坚破积,利水泻下,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中暑伤冷,痧胀吐泻,心腹疼痛,黄疸,症积,诸淋涩痛,喉痹,目赤,痈肿疔毒。
生晒参,中药材名。为五加科植物人参 Panax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贏、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藓生马先蒿,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藓生马先蒿PedicularismuscicolaMaxim.的根。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湖北等地。具有补气固表,安神之功效。用于气血不足,体虚多汗,心悸乏力。
瘴气藤,中药名。为豆科黧豆属植物黄毛黎豆StizolobiumvenulosumPiper[MucunabracteataDC.]的根。植物黄毛黎豆,分布于我国广东、海南、云南。具有清热截疟之功效。主治疟疾。
爬藤榕,中药名。为桑科植物爬藤榕FicussarmentosaBuch.-Ham.exJ.E.Smithvar.impressa(Champ.exBenth.)Corner[F.impressaBenth.;F.martiniiLevl.erVant.]的根、茎。分布于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神经性头痛,小儿惊风,胃痛,跌打损伤。
青棉花藤叶,中药名。为虎耳草科植物冠盖藤PileostegiaviburnoidesHook.f.etThoms.的枝叶。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解毒消肿,敛疮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脓疮,疮疡溃烂,外伤出血。
窄叶南蛇藤,中药名。为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窄叶南蛇藤CelastrusoblanceifoliusWangetTsoong的根、茎。植物窄叶南蛇藤,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行气,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疝气痛,疮疡肿毒,带状疱疹,湿疹。
小金发藓,中药名。为金发藓科植物东亚小金发藓Pogonatuminflexum(Lindb.)Lac.的植物体。分布于全国各地。具有镇静安神,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跌打损伤,吐血。
因篇幅关系,以归心经性温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261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