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竻薳,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白竻Acanthopanax trfoliatus (L.)Merr.的嫩叶。具有消肿止痛,生肌敛疮,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痈肿,疗疮,疥癞,创伤,胃痛。
河乌,中药名。为河乌科动物河乌Cincluscinclus (Linnaeus)的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主治淋巴结炎。
乌蔹莓,中药名。为葡萄科乌蔹莓属植物乌蔹莓Cayratiajaponica(Thunb.)Gagnep.的全草或根。植物乌蔹莓,分布我国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热毒痈肿,疔疮,丹毒,咽喉肿痛,蛇虫咬伤,水火烫伤,风湿痹痛,黄疸,泻痢,白浊,尿血。
红须须,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洱源鼠尾草SalvialankongensisC.Y.Wu.的根。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宫外孕肝脾肿大、胸痹绞痛、心烦不眠、疮痈肿毒。
翻天红,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花葶苔草CarexscaposaC.B.Clare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华南及浙江、福建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之功效。常用于急性胃肠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腰肌劳损。
四方麻,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四方麻Veronicastrumcaulopterum(Hance)Yamazaki的全草。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流行性腮腺炎,咽喉肿痛,肠炎,痢疾,淋巴结核,痈疽肿毒,湿疹,烧烫伤,跌打损伤。
滇丹参,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云南鼠尾草SalviayunnanensisC.H.Wright的根。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止血,养心安神,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腹痛,癥瘕,胸痹绞痛,关节痛,疝痛,崩漏,吐血,衄血,咳血,血虚肢麻,失眠,健忘,惊悸,怔忡,乳痈,疮肿,跌打瘀肿。
甘草梢,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根的末梢部分或细根。具有泻火解毒,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热淋,小便短少,阴茎中疼痛,胸中积热。
冷毒草,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匍匐堇菜ViolapilosaBl.的全草。分布于江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疮疡肿毒,毒蛇咬伤,刀伤。
黄花地丁,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响铃豆Crotalaria albida Heyn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主治久咳痰喘,尿道炎,膀胱炎,痈疽疔疮。
因篇幅关系,以归心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655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