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味咸性寒的中药材

蛏肉

蛏肉,中药名。为竹蛏科动物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的肉。具有补阴,清热,除烦的功效。主治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


中文名称蛏肉
别名蛏肠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寒;归心、肝、肾经
药材分类动物
蚌肉

蚌肉,中药材名。为蚌科动物褶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Leach)、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Lea)和背角无齿蚌Anodontawoodiana(Lea)等蚌类的肉。具有清热,滋阴,明目,解毒的功效。主治烦热,消渴,血崩,带下,痔瘘,目赤。


中文名称蚌肉
别名含浆、河歪、河蛤蜊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寒;归肝、肾经
药材分类动物
声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砗磲肉

砗磲肉,中药名。为砗磲科动物鳞砗磲Tridacna squamosa Lamarck和长砗磲Tridacna elongata Lanmarck[Trdacna(Chamestrachea)maxima(Roding)]等的肉。具有润五脏,止消渴,利关节的功效。主治痿痹,泄痢便脓血。


中文名称砗磲肉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寒
药材分类动物
鸬鹚肉

鸬鹚肉,中药名。为鸬鹚科动物鸬鹚Phalacrocoraxcarbosinensis(Blumenbach)的肉。四季均可捕捉,去内脏及羽毛,取肉鲜用。栖息于河川、湖沼及海滨,善潜水捕食鱼类;营巢于芦苇丛中或矮树、峭壁上;广布于我国各地,经驯养后可供捕鱼。味酸、咸,性寒,归脾经,具有利水消肿、散寒的功效,主治水肿腹大、体寒、腹水鼓胀等病症。


中文名称鸬鹚肉
性味归经味酸、咸,性寒。归脾经
毒性微毒(《纲目》)
药材分类动物
声明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蚬肉

蚬肉,中药名。为蚬科动物河蚬Corbiculafruminea(Muller)或其近缘动物的肉。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用于消渴,目黄,湿毒脚气,疔疮痈肿。


中文名称蚬肉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寒。归脾、肾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声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南寒水石

南寒水石,中药名。为碳酸盐类方解石族矿物方解石的天然晶体。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主治壮热烦渴,口干舌燥,牙痛,小便不利。


中文名称南寒水石
拉丁文名i
性味归经味辛、咸,性寒;归心、胃、肾经
药材分类矿物
油鸭

油鸭,中药材名。本品为鸊鷉(BìTī)目鸊鷉科小鸊鷉ColymbusruficollisPallas,以肉入药。功能主治为:补中益气,收敛止痛。主治痔疮,脱肛:油鸭肉烧焦研面,每服3钱,日服2次。治遗尿:油鸭肉适量,煮熟食之。


中文名称油鸭
别名小鸊鷉、王八鸭子、水葫芦、刁鸭。
性味归经

①《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寒。"

《本草撮要》:"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药材分类动物
东风螺

东风螺,中药名。为蛾螺科动物泥东风螺Babylonialutosa(Lamarck)和方斑东风螺Babyloniaoreolata(Lamarck)的肉。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具有止血,润燥之功效。常用于鼻衄,大便秘结。


中文名称东风螺
别名甜螺、南风螺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微寒。归肝、肾、心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动物
声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北寒水石

北寒水石,中药名。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红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具有清热泻火,利尿,消肿功效。主治时行热病,积热烦渴,吐泻,水肿,尿闭,齿衄,丹毒,烫伤。


中文名称北寒水石
性味归经味辛、咸,性寒;归心、胃、肾经
药材分类矿物
舌状蜈蚣藻

舌状蜈蚣藻,中药材名。本品为藻类红藻门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livida(Harv.)Yamada,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为:驱蛔虫、鞭虫、蛲虫。


中文名称舌状蜈蚣藻
性味归经甘、咸,寒。入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味咸性寒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17028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