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味咸性寒的中药材

虾蟆胆

虾蟆胆,中药名。为蛙科动物泽蛙RanalimnochariaBoie的胆汁。分布于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利咽开音之功效。用于小儿失音。


中文名称虾蟆胆
性味归经味咸,性寒。归胆经
药材分类动物
声明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沙漏芦

沙漏芦,中药材名。本品为菊科植物沙蓝刺头的根。春、秋采集,去泥土,切碎。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排脓,通乳。治疮痈肿痛,乳腺炎,乳汁不通,淋巴结结核,痔漏。


中文名称沙漏芦
别名砂蓝刺头(《内蒙古中草药》),刺甲盖、恶背火草、刺头、火绒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性味归经咸苦,寒。
药材分类植物
鳗鲡鱼膏

鳗鲡鱼膏,中药名。为鳗鲡科动物鳗鲡AnguillajaponicaTemmincketSchlegel等的脂肪油。我国沿海及江、湖均有分布。具有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痔漏,恶疮,耳内肿痛。


中文名称鳗鲡鱼膏
性味归经味咸,性寒。归肺经
药材分类动物
声明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河乌

河乌,中药名。为河乌科动物河乌Cincluscinclus (Linnaeus)的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主治淋巴结炎。


中文名称河乌
性味归经味辛、咸,性寒;归心、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小杉藻

小杉藻,中药名。为杉藻科植物小杉藻GigartinaintermediaSur.的藻体。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沿海。具有清热,和胃,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便秘。


中文名称小杉藻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寒。归胃、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南板蓝叶

南板蓝叶,中药名。为爵床科板蓝属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cusia(Nees)Bremek.的茎叶。植物马蓝,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温热病,高热头痛,发斑,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丹毒,猩红热,麻疹,咽喉肿痛,口疮,痄腮,淋巴结炎,肝痈,肠痈,吐血,衄血,牙龈出血,崩漏,疮疖,蛇虫咬伤。


中文名称南板蓝叶
别名蓝靛叶《四川中药志》,靛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大青叶(通称)
性味归经味苦、咸,性寒。入肺、胃、心、肝经
毒性无毒《本草述》
药材分类植物
软丝藻

软丝藻,中药名。为丝藻科植物软丝藻Ulothrixflacca(Dillw.)Thuret[ConfervaflaccaDillw.]的丝状藻体。分布于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沿海。具有清热利水,化痰止咳之功效。常用于水肿,咳嗽痰结。


中文名称软丝藻
别名紫菜苔、绿苔、绿菜苔、青苔
性味归经味咸,性寒
药材分类植物
东北鼢鼠

东北鼢鼠,为仓鼠科动物东北盼鼠 Myospalax psilurus Milne- Edwards.,以整体焙干研末入药。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淋巴系统肿瘤初起,再生障碍贫血,化疗、放疗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慢性肝炎,红斑狼疮。


中文名称东北鼢鼠
别名地羊、瞎老鼠、盲鼠、瞎摸鼠子
性味归经味咸,性寒
药材分类动物
蚌粉

蚌粉,中药材名。为蚌科动物褶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Leach)、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Lea)和背角无齿蚌Anodontawoodiana(Lea)等淡水产的贝壳制成的粉。具有化痰消积,清热燥湿的功效。主治痰饮咳嗽,呕逆,疳积,白带,湿疹,痱子,烫伤。


中文名称蚌粉
别名蚌蛤灰、蜃灰、蚌壳粉、蚌壳灰
性味归经味咸,性寒;归肺、肝、胃经
药材分类动物
声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山羊角

山羊角,中药名。为牛科山羚属动物青羊Naemorhedus gora Hardwicke、山羊属动物北山羊 Capra iber Linnaeus的角。具有清热,镇惊,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小儿发热惊痫,头痛,产后腹痛,痛经。


中文名称山羊角
拉丁文名Corne Caprae Hirci
性味归经味咸,性寒;归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味咸性寒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16896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