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铁,中药名。为阿地螺科吐铁属动物泥螺Bullactaexarata(Philippi)的肉。动物泥螺,在我国沿海地区均有分布,尤以东海为多。具有养肝明目,生津润燥之功效。主治眼目视物不清,咽喉炎,肺结核。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秋石,中药名。为人尿或人中白的加工品。具有滋阴降火,止血消瘀的功效。主治虚劳羸瘦,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遗精,尿频,白浊,带下。
石莼,中药名。为石莼科植物石莼UlvalactucaL.、孔石莼UlvapertusaKjellm.、裂叶石莼UlvafasciataDelile的藻体。石莼分布于浙江至广东、海南沿岸;黄海、渤海沿岸较少,孔石莼分布于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辽宁、山东较多,但由北向南逐渐稀少,裂叶石莼分布于福建南部、台湾及广东沿海。具有利水消肿,软坚化痰,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水肿,颈淋巴结肿大,瘿瘤,高血压,喉炎,疮疖,急、慢性肠胃炎,疳疾。
石蟹,中药名。为古生代节肢动物弓蟹科大眼蟹属动物石蟹MacrophtalmuslatreilliEdw.及其近缘动物的化石。分布于台湾、四川、广东。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明目之功效。用于湿热淋浊,带下,喉痹,痈肿,漆疮,青盲,目赤,翳膜遮睛。
淡秋石,中药材名。本品为古代用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现时用人中白浸去咸臭,晒干,研成粉,再加白芨将水拌和,制成方块。功能主治为:滋阴退热。适用于骨蒸劳热,咽痛,口疮等症。
石长生,中药名。为铁线蕨科植物单盖铁线蕨AdiantummonochlamysEaton的全草。分布于浙江、江西、台湾、四川等地。具有清热化痰,解毒之功效。用于肺热咳嗽,感冒发热,痈肿疔毒。
咸秋石,中药名。为食盐NatriiChloridum的人工煅制品。山西、陕西、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亦为池盐的主产区。具有滋阴涩精,清心降火之功效。用于骨蒸劳热,虚劳咳嗽,遗精,赤白带下,暑热心烦,口疮,咽喉肿痛。
鱼脑石,中药名。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Richardson)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Bleeker的头骨中的耳石。大黄鱼我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和南海。小黄鱼我国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石淋,小便淋沥不畅,鼻炎,化脓性中耳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盐麸叶,中药名。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l.的叶。分布于全国各地(除新疆、青海外)。具有止咳化痰,收敛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痰嗽,便血,血痢,盗汗,疮疡。
五味藤,中药名。为远志科蝉翼藤属植物蝉翼藤SecuridacainappendiculataHassk.的根。植物蝉翼藤,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急性肠胃炎,过敏性皮炎。
因篇幅关系,以味咸性寒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1689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