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味咸性寒的中药材

文蛤

文蛤,中药名。为帘蛤科文蛤属动物文蛤MeretrixmeretrixL.或青蛤属动物青蛤CyclinasinensisGmel.等的贝壳。动物文蛤与青蛤,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具有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制酸止痛,敛疮收湿之功效。主治痰热咳嗽,瘿瘤,痰核,胁痛,湿热水肿,淋浊带下,胃痛泛酸,臁疮湿疹。


中文名称文蛤
别名蛤壳,海蛤壳,蛤蜊皮
性味归经味咸,性微寒。入肺、胃、肾经
药材分类动物
声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牡蛎

牡蛎,中药名。为牡蛎科牡蛎属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大连湾牡蛎O.Tallienwhanensisi Crosse或近江牡蛎O.rivularis Gould等的贝壳。具有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镇惊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肝阳上亢,头目眩晕;痰核,瘿瘤,瘰疬,癥瘕积聚;自汗、盗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等滑脱诸证;胃痛泛酸;百合病;外伤出血;疮痈肿毒,疮疡湿疹。


中文名称牡蛎
拉丁文名Ostreae Concha
别名蛎蛤、古贲、左顾牡蛎、牡蛤、蛎房、蠔山、蠔莆、左壳、蠔壳、海蛎子壳、海蛎子皮
性味归经味咸、涩、性微寒;归肝、肾经
药材分类动物
医保类型医保(牡蛎、煅牡蛎)
玳瑁

玳瑁,中药名。为海龟科玳瑁属动物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Linnaeus)的背甲。具有平肝定惊,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热病高热,神昏谵语抽搐,小儿惊痫,眩晕,心烦失眠,痈肿疮毒。


中文名称玳瑁
拉丁文名Carapax Eretmochelydis
别名瑇瑁、蝳瑁、瑇瑁甲、明玳瑁、文甲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
药材分类动物
声明

野生玳瑁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滥捕。

砗磲

砗磲,中药名。为砗磲科砗磲属动物鳞砗磲Tridacna squamosa Lamarck、长砗磲T.elongataLamarck[T.(Chamestrachea)maxima(Roxling)]等同属动物的贝壳。具有安神,解毒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蜂虫螫伤。


中文名称砗磲
别名车渠、海扇、蚵筋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寒
药材分类动物
羖羊角

羖羊角,中药材名。为牛科动物雄性山羊CaprahircusLinnaeus或雄性绵羊Ovisarieslinnaeus的角。具有清热,镇惊,明目,解毒的功效。主治风热头痛,温病发热神昏,烦闷,吐血,小儿惊痫,惊悸,青盲内障,痈肿疮毒。


中文名称羖羊角
性味归经味苦、咸,性寒;归肝、心经
药材分类动物
声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礁膜

礁膜,中药名。为礁膜科礁膜属植物礁膜Monostroma nitidum Wittr.及袋礁膜M.arcticum Wittr.[M.angicava Kjellm.]的藻体。具有清热利水,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喉炎,咳嗽痰结,水肿,小便不利。


中文名称礁膜
别名绿紫菜、苔皮、石菜、大本青苔菜、由菜、绿苔、青菜
性味归经味咸,性寒
药材分类植物
金钗石斛

金钗石斛,中药名。为兰科石斛属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茎。具有清热滋阴,润肺生津,益肾养胃,明目强腰的功效。主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肺热干咳,胃阴不足,安神定惊,胃痛干呕等。


中文名称金钗石斛
别名吊兰花、大黄草
性味归经味甘、淡、微咸,性寒
药材分类植物
声明

该物种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属于珍稀名贵及濒危药用植物。近年来,贵州赤水、兴义等地人工栽培已获得成功。贵州石斛属植物野生资源已遭受严重破坏,应严加保护。

胡桐泪

胡桐泪,中药名。为杨柳科杨属植物Populus euphratica Oliv.【P.diversifolia Schrenk】的树脂流入土中,多年后形成的产物。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牙疳,中耳炎,瘰疬,胃痛。


中文名称胡桐泪
别名胡桐律、石律、胡桐碱
性味归经味苦、咸,性寒;归肺、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蜗牛

蜗牛,中药名。为巴蜗牛科巴蜗牛属动物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similaris(Freussde)、华蜗牛属动物华蜗牛Cathaicafasciola(Draparnaud)及其同科近缘种的全体。动物同型巴蜗牛,分布于我国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动物华蜗牛,分布于我国吉林、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清热解毒,镇惊,消肿之功效。主治风热惊痫,小儿脐风,消渴,喉痹,痄腮,瘰疬,痈肿丹毒,痔疮,脱肛,蜈蚣咬伤。


中文名称蜗牛
别名仆累《山海经》,小牛螺、黄犊《三苍》,蚹蠃《尔雅》,蜗蠃、蜾蠃《说文》,彘蠃《广雅》,陵螺(崔豹《古今注》),山蜗、瓜牛《本草经集注》,彘牛《药性论》,负壳蜒蚰《日华子》,海羊《仙传外科集验方》,蜒蚰
性味归经味咸,性寒。入膀胱、胃、大肠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动物
声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蝼蛄

蝼蛄,中药名。为蝼蛄科蝼蛄属动物非洲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vois和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的全虫。具有利水消肿,通淋的功效。主治水肿证、淋证、瘰疬、痈肿恶疮等。


中文名称蝼蛄
拉丁文名Gryllotalpa
别名蝼蝈、天蝼、蝚、蟪姑、蝼窒、蟓蛉、杜狗、炙鼠、津姑、蝼蜮、仙姑、石鼠、硕鼠、蛄、土狗、地狗、拉拉古、土狗崽、地牯牛、拉拉狗、拉蛄
性味归经味咸,性寒;归膀胱、小肠、大肠经
毒性有小毒
药材分类动物
医保类型医保(蝼蛄)

因篇幅关系,以味咸性寒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16896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