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舌草,中药名。为蓼科植物齿果酸模RumexdentatusL.的叶。牛舌草分布于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乳痈,疮疡肿毒,疥癣。
川层草,中药材名。为中国蕨科植物毛轴碎米蕨Cheilosoria chusana (Hook.) Ching et Shing的全草。清热利湿,解毒。主治湿热黄疸,泄泻,痢疾,小便涩痛,咽喉肿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
冠果草,中药名。为泽泻科植物冠果草SagittariaguyanensisH.B.K.subsp.lappula(D.Don)Bojin的全草。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用于肺热咳嗽,湿热痢疾,痈肿疮毒。
铧尖草,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长萼堇菜ViolainconspicuaBl.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湿化瘀之功效。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乳痈,湿热黄疸,目赤,目翳,肠痈下血,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妇女产后瘀血腹痛,蛇虫咬伤。
铧头草,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戟叶堇菜ViolabetonicifoliaSmith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用于疮疡肿毒,喉痛,乳痈,肠痈,黄疸,目赤肿痛,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兰石草,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肉果草LanceatibeticaHook.f.etThoms.的全草。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具有清肺,排脓,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肺痈,流感,痢疾,咽喉肿痛。
待宵草,中药名。为柳叶菜科植物待宵草OenotherastrictaLedeb.exLink的根。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祛风舒筋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目赤,雀目,风湿痹痛。
虱婆草,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石龙尾Limnophilasessiliflora(Vahl)Blume的全草。分布于辽宁、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消肿解毒,杀虫灭虱之功效。用于烧烫伤,疮疖肿毒,头虱。
鼠舌草,属荨麻目、荨麻科的一种植物。具有祛瘀止痛,解毒敛疮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烧伤烫伤。
水虾草,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散风止咳,清热止泻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咳嗽,暑热水泻,疔疮肿毒。
因篇幅关系,以归胃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5789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