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味酸性凉的中药材

余甘子

余甘子,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L.的果实。具有清热利咽,润肺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白喉,烦热口渴,高血压。


中文名称余甘子
拉丁文名PhyllanthiFructus
别名菴摩勒、余甘、庵摩勒、庵摩落迦果、土橄榄、望果、油甘子、牛甘子、橄榄子、喉甘子
性味归经味苦、甘酸,性凉;归肝、肺、脾、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酸浆菜

酸浆菜,中药名。为蓼科植物山蓼Oxyriadigyna(L.)Hill.的全草。分布于吉林、陕西、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舒肝之功效。常用于肝气不舒,肝炎,坏血病。


中文名称酸浆菜
别名鹿蹄叶
性味归经味酸、性凉。归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罗望子

罗望子,中药名。为豆科酸豆属植物酸豆TamarindusindicaL.,以果实入药。分布于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省区。具有清热解暑,消食化积的功效。主治中暑,食欲不振,小儿疳积,妊娠呕吐,便秘。


中文名称罗望子
别名都桷子、酸角、酸豆、罗晃子、通血图
性味归经性甘、酸,味凉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野辣蓼

野辣蓼,中药名。为蓼科蓼属植物粗毛火炭母PolygonumchinenseL.的根。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大肠热毒,活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泄泻,痢疾,月经不调,崩漏,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野辣蓼
性味归经味酸,性凉。归肝、胃、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小盘木

小盘木,中药名。为攀打科植物小盘木MicrodesmiscasearifoliaPlanch.的嫩枝叶及树汁。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顽癣,疣赘。树汁治齿痛。


中文名称小盘木
别名海南柑、枸骨树
性味归经味酸、涩,性凉。归胃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木竹子油

木竹子油,中药名。为藤黄科植物木竹子(GarciniamultifloraChamp.exBenth.)和岭南山竹子(GarciniamultifloraChamp.)种仁的脂肪油。分布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味甘酸,性凉。归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收敛生肌的功效。治疗烧伤,烫伤,口腔炎,牙周炎,湿疹,痈疮溃烂,新肉不生等病症。


中文名称木竹子油
性味归经味甘酸,性凉。归胃经
毒性微毒(《广西中草药》)
药材分类植物
野海棠

野海棠,中药名。为秋海棠科植物无翅果秋海棠的根。具有清热止咳,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肺热咳嗽,外感高热,扁桃体炎,百日咳,痈疮红肿,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野海棠
别名红叶子、紫背天葵、散血子、红双通、红酸杆、夜变红、丹叶、无翅秋梅棠
性味归经味酸涩,性凉
药材分类植物
野牡丹

野牡丹,中药名。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MelastomacandidumD.Don的全草。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云南等地。具有消积利湿,活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食积,泄痢,肝炎,跌打肿痛,外伤出血,衄血,咳血,吐血,便血,月经过多,崩漏,产后腹痛,白带,乳汁不下,血栓性脉管炎,肠痈,疮肿,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野牡丹
性味归经味酸、涩,性凉。归脾、胃、肺、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野棕

野棕,中药名。为棕榈科植物双籽棕Arengacaudata(Lour.)H.E.Moore的根。分布于广东南部、海南和云南。具有凉血止血,收敛固脱之功效。用于月经过多,崩漏,咯血,子宫下垂。


中文名称野棕
性味归经味酸、涩,性凉。归肺、脾经
药材分类植物
野罂粟
罂粟,中药名。为罂粟科植物野罂粟PapavernudicauleL.黑水野罂粟PapavernudicauleL.subsp.amurenseN.A.Busch和海罂粟GlauciumfimbrilligerumBoiss.的果实、果壳或带花的全草。野罂粟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山西、宁夏、新疆等地;黑水野罂粟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等地;海罂粟分布于新疆。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镇痛之功效。用于久咳喘息,泻痢,便血,脱肛,遗精,带下,头痛,胃痛,痛经。
中文名称野罂粟
性味归经味酸、苦、涩,性凉。归肺、肾、大肠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味酸性凉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23091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