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味酸性寒的中药材

白鸡屎藤

白鸡屎藤,中药名。为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白粉藤Cissus repens( Wight et Arn.)Lam.的茎藤。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湿热痢疾,痈肿疔疮,湿疹瘙痒,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白鸡屎藤
别名飞龙接骨、青龙跌打
性味归经味苦、微酸,性寒
药材分类植物
白犁头草

白犁头草,中药材名。本品为堇菜科白犁头草ViolaalataBurgsd.,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为:解热,拔毒,散瘀。疖肿,疮疡,急性乳腺炎,跌打肿痛:用鲜全草适量加红糖少许,共捣烂外敷。急性结膜炎,乳汁不通:用全草3~5钱,水煎服。


中文名称白犁头草
性味归经辛、酸,寒。
药材分类植物
血当归

血当归,中药名。为蓼科植物红丝酸模RumexchalepensisMill.的根。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具有凉血止血,清热通便,解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吐血,咯血,崩漏,便秘,痈肿疮毒,烫火伤,疥癣,湿疹。


中文名称血当归
别名牛西西、乳突叶酸模、红筋大黄、金不换、土大黄、止血草、化血莲、散血七、血丝大黄
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寒。归肺、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土牛膝
土牛膝,中药名。为苋科牛膝属植物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ume的野生种及柳叶牛膝Achyrantheslongifolia(Makino)Makino、粗毛牛膝AchyranthesasperaL.、钝叶土牛膝AchyranthesasperaL.var.indicaL.的根及根茎。植物牛膝,除东北外全国广布,朝鲜、苏联、印度、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非洲均有分布;植物柳叶牛膝,分布于我国陕西、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台湾,日本也有分布;植物粗毛牛膝,分布于我国湖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印度、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也有分布;植物钝叶土牛膝,分布于我国台湾、广东、四川、云南,印度及斯里兰卡也有分布。具有活血祛瘀,泻火解毒,利尿通淋之功效。主治闭经,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痢疾,白喉,咽喉肿痛,疮痈,淋证,水肿。
中文名称土牛膝
别名杜牛膝《卫生易简方》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微酸,性寒。入肝、肾经
药材分类植物
土马鬃

土马鬃,中药名。为金发藓科金发藓属植物金发藓PolytrichumcommuneL.exHedw.的植物体。植物金发藓,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肺痨咳嗽,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二便不通。


中文名称土马鬃
别名大金发藓,独根草《中国药用植物志》,眼丹药、小松柏、一口血《贵州草药》,矮松树、万年杉《四川常用中草药》,拳头草《湖南省中药资源名录》,千年松、一寸松、千年枞(江西)
性味归经味甘、酸,性寒。入肺、肝、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大麦醋糟

大麦醋糟,中药名。为大麦制醋后剩余之糟粕。主治气滞风壅,手臂脚膝痛,炒醋糟裹之。


中文名称大麦醋糟
性味归经味酸,性微寒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金刚一棵蒿

金刚一棵蒿,中药名。具有清热解毒,调经止血,收敛固脱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下痢脓血,疮痈肿毒,毒蛇咬伤,月经不调,崩漏,子宫脱垂,脱肛。


中文名称金刚一棵蒿
别名益母藤、东方发白、梭罗来、红天麻、公子天麻
性味归经味酸、微苦,性寒;归心、肝、脾、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针砂

针砂,中药名。别名为钢砂《本草拾遗》,铁砂《医学入门·本草》,铁针砂《中国医学大辞典》。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主产上海、福建漳州、江苏镇江;其他省区亦产。具有镇心平肝,健脾消积,补血,利湿,消肿之功效。主治惊悸癫狂,血虚黄肿,泄泻下痢,尿少水肿,风湿痹痛,项下气瘿。


中文名称针砂
性味归经味辛、酸、咸,性微寒。入肝、脾、大肠经
毒性无毒《本草拾遗》
药材分类矿物
如意草

如意草,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ViolahamiltonianaD.Don[V.arcua-taBl.;V.alataBurgersd]的全草。分布于台湾、广东、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疮疡肿毒,乳痈,跌打损伤,开放性骨折,外伤出血,蛇伤。


中文名称如意草
别名白三百棒、红三百棒
性味归经味辛、微酸,性寒。归心、肝经
毒性有小毒(《云南中草药》)
药材分类植物
铜锤草

铜锤草,中药名。为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红花酢浆草OxaliscorymbosaDC.的全草。植物红花酢浆草,分布于河北、陕西、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和云南等地。具有散瘀消肿,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咽喉肿痛,水泻,痢疾,水肿,白带,淋浊,痔疮,痈肿疮疖,烧烫伤。


中文名称铜锤草
别名大酸味草《广州植物志》,大老鸦酸、地麦子《贵州民间药物》,紫酢浆草《四川中药志》,大叶酢浆草《广西本草选编》,大咸酸甜草、水酸芝、一粒雪、隔夜合《福建中草药》,三夹道《新华本草纲要》
性味归经味酸,性寒。入肝、小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味酸性寒的中药材只列出前180个,共14241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