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谷老,中药名。为霜霉科真菌禾生指梗霉Sclerosporagraminicola(Sacc.)Schrot.寄生在谷子上所产生的病菌穗。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具有清利湿热之功效。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心烦,口渴,痢疾,湿疹,疮疖。
鲜地黄,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Gaertn.)Libosch.exFisch.etMey.的新鲜块根。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润燥的功效。主治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痈肿。
干地黄,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Gaertn.)Libosch.exFisch.etMey.的块根。具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内热消渴,骨蒸劳热,温病发斑,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血少经闭。
地灵根,中药名。为木犀科植物紫药女贞LigustrumdelavayanumHariot的根。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具有清热利尿,消食健胃之功效。常用于湿热尿淋,肝炎,消化不良。
西藏点地梅,中药名。为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属西藏点地梅AndrosacemariaeKanitz的全草。分布于甘肃南部、内蒙古(贺兰山)、青海东部、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牙痛。蒙药治浮肿,水肿,肾热,骨蒸痨热,发症,关节疼痛。
鸡卵草,中药材名。本品为兰科鸡卵草HabenariatentaculataReichb.f.,以块根入药。功能主治为:止痛,消炎,生肌,止血,行气,补肾。
肉爬皂,中药名。为凤仙花科植物短距凤仙花ZmpatientsmicrocentraHand-Mass.的全草或根。我省各地均产(《贵州民间药物》))。具有清热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喉痛,筋骨疼痛。
白榄根,中药名。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Lour.)Raeusch.的根。具有清咽,解毒,利关节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脚气,筋骨疼痛。
四里麻,中药名。为兰科植物钩距虾脊兰CalanthegracilifloraHayata的根及全草。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痔疮,脱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冷毒草,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匍匐堇菜ViolapilosaBl.的全草。分布于江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疮疡肿毒,毒蛇咬伤,刀伤。
因篇幅关系,以归肾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2566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