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乌桕根,中药名。为大戟科乌桕属植物山乌桕Sapiumdiscolor(Champ.exBenth.)Muell.Arg.的根及根皮。植物山乌桕,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利水通便,消肿散瘀,解蛇虫毒之功效。主治大小便不通,水肿,腹水,白浊,疮痈,湿疹,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山乌桕根
别名山柳《天目山药用植物志》,山柳乌桕《贵州中草药名录》,红心乌桕(广州)。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入脾、肾、大肠经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美商陆子,中药名。为商陆科植物垂序商陆PhytolaccaamericanaL.的种子。分布于陕西、河北、江苏、山东、浙江、江西、湖北、广西、四川等地。栽培或逸生。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中文名称美商陆子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脾、肾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芦竹笋,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芦竹ArundodonaxL的嫩苗。分布于西南、华南及江苏、浙江、湖南等地。具有清热泻火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吐血,骨蒸潮热,头晕,热淋,聤耳,牙痛。
中文名称芦竹笋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肺、肝、胃、肾经
毒性无毒《重庆草药》
药材分类植物
蛎菜,中药材名。本品为石莼科植物蛎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名:UlvaconglobataKjellm.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利尿。主中暑;甲状腺肿;水肿。
中文名称蛎菜
别名海青菜、岩头青、蛎皮菜。
性味归经咸;寒。归肾;肺经。
药材分类植物
莙荙菜,中药名。为藜科甜菜属植物厚皮菜Beta vulgaris L.var.cicla L.及菾菜B.vulgaris L.var.Cruenta Alef.的茎、叶。具有清热解毒,行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时行热病,痔疮,麻疹透发不畅,吐血,热毒下痢,闭经,淋浊,痈肿,跌打损伤,蛇虫伤。
中文名称莙荙菜
别名菾菜、甜菜
性味归经味甘、苦,性寒;归肺、肾、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金线草根,中药名。为蓼科植物金线草Antenoronfiliforme(Thunb.)RobertyetVautier和短毛金线草A.neofiliforme(Nakai)Hara的根茎。金线草分布于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短毛金线草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等地。具有凉血止血,散瘀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咳嗽咯血,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脘腹疼痛,泄泻,痢疾,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瘰疬,痈疽肿毒,烫火伤,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金线草根
别名海根、铁棱角三七、铁箍散、毛药、水线花根、蓼子七、土三七、铁拳头。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肾、脾、心经
毒性无毒《本草拾遗》
药材分类植物
野漆树根,中药名。为漆树科植物野漆Toxicodendronsuccedaneum(L.)O.Kuntze的根或根皮。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等地。具有散瘀止血,解毒之功效。用于咳血,吐血,尿血,血崩,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疮毒疥癣,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野漆树根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肾、心经
药材分类植物
桑黄,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Phellinusigniarius(L.exFr.)Quel.[Fomesigniarius(L.)Fr.;BoletusigniariusL.;PolyporusigniariusFr.]的子实体。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黑龙江、吉林、台湾、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止血,化饮,止泻之功效。常用于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中文名称桑黄
别名桑上寄生、桑臣、树鸡、胡孙眼、桑黄菰、桑黄菇、针层孔菌、梅树菌。
性味归经味微苦,性寒。归肝、肾经
毒性无毒(《药性论》)
药材分类植物
黄蜀葵花,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manihot(L.)的干燥花冠。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摘,及时干燥。
中文名称黄蜀葵花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紫弹树,中药名。为榆科植物紫弹树CeltisbiondiiPamp.的叶、根皮、茎枝。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叶:清热解毒。根:解毒消肿,祛痰止咳。茎枝:通络止痛之功效。叶用于疮毒溃烂;根用于乳痈肿痛,痰多咳喘;茎枝用于腰背酸痛。
中文名称紫弹树
性味归经叶:味甘,性寒。根:味甘,性寒。茎枝:味甘,性寒。叶:归心、胃经。根:归肺、胃经。茎枝:归肝、肾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归肾经性寒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25668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